甌海區,甌海區在哪里,甌海區在哪個省
甌海區在哪里?甌海區屬于哪個省哪個市?甌海區在哪個省?
甌海區旅游,甌海區在哪里,怎么走?
甌海區是溫州市三大城區之一,處于溫州市區的東、南、西部,北靠甌江,環繞鹿城、龍灣兩區。原系溫州市郊區,是溫州現代化大都市主城區之一。古時候,甌海屬“甌地”,《山海經》中有“甌居海中”的記載,甌海之名由此而來。全區國土面積467平方公里,占溫州市區總面積的42%。1981年建縣,1992年撤縣設區。設有郭瞿工貿新區、甌海中心區、梧白科技城、仙麗僑鄉文化區、澤雅城郊休閑旅游區、溫州生態園等6個城市功能區,下轄12個街道、1個鎮、1個省級開發區;251個行政村、85個社區,總面積467平方千米。2012年末戶籍人口42.21萬人。
甌海區簡介
甌海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新火車南站就坐落在潘橋街道,10道、溫瑞大道、高桐公路貫通南北,甌海大道、溫瞿公路橫跨東西,金麗溫、甬臺溫高速公路和溫福、甬臺溫、金麗溫鐵路在區內交會,全方位加速了各類資源的集聚。全區國土面積467平方公里,擁有“中國鎖都生產基地”、“中國眼鏡生產基地”等國家級名片,享有“中國楊梅之鄉”、“中國甌柑之鄉”的美譽。甌海是溫州市三大主城區之一,古時候,甌海屬“甌地”,《山海經》中有“甌居海中”的記載,甌海之名由此而來。甌海區在戰國和秦時屬東越地,西漢初屬東甌國地,東漢初為章安縣地,后為永寧縣。隋朝起置永嘉縣,直至民國。
甌海區
2011年,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溫州市甌海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浙政函[2011]122號)、《溫州市人民政府關于甌海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溫政函[2011]57號)精神,甌海區部分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撤銷潘橋鎮、郭溪鎮、瞿溪鎮、麗岙鎮、仙巖鎮建制,設立潘橋街道辦事處、郭溪街道辦事處、瞿溪街道辦事處、麗岙街道辦事處、仙巖街道辦事處。調整后,甌海區轄景山、新橋、婁橋、梧田、三垟、南白象、茶山、潘橋、郭溪、瞿溪、麗岙、仙巖等12個街道辦事處和澤雅鎮1個鎮;潘橋街道面積57.4平方千米、人口41526人,郭溪街道面積42.6平方千米、人口38934人,瞿溪街道面積35.3平方千米、人口25349人,麗岙街道面積34.7平方千米、人口22060人,仙巖街道面積37.0平方千米、人口40001人。
甌海區行政區劃
面積139.5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7萬人。鎮政府駐源口村,郵編:325023。轄2個居民區(源口、林岙)、81個行政村(源口、嶺雪、大川、東山、西山、門檻山、大坪頭、麻芝川、林岙、岙外、石梓、下庵、林岸、龍頭、潘莊、吳坑、上村、中村、下村、李降垟、外坳、巖角山、石榜山、鄭家山、鶴岙、鄭坑、小源、潘宅、吳岙、隔岸、上陳、雙界田、下陳、垟田、天長、戈恬、西岸、垟坑、外水良、橫垟、上潘、水碓坑、下良、下連坑、唐宅、言章、小石垟、黃嶺頭、黃坑、巖門、蘇田、犁頭垟、仙宅山、大石垟、岙底、林垟、嶼山、廟后、廟益、石坑、黃山、外葉、師科垟、安樂溪、胡坦、山后、五鳳垟、黃莊、包岙、李山、石良、基田、桂川、底陳岙、黃降坑、支坑、布袋垟、古聳、庫門坳、坑源、洞橋頭)。
2011年3月,作為全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試點區域之一,甌海撤銷仙巖、麗岙、郭溪、瞿溪、潘橋5個鎮建制,其行政區域改由區政府直轄。現轄12個街道、1個鎮, 251個行政村、29個居委會(社區)。
甌海區歷史沿革
溫州古稱甌,甌江口習稱甌海。甌海上古時代屬“甌”地之一部分,據古籍《山海經·海內南經》載:“甌居海中”。甌海之名由此而來。
甌海區在戰國和秦時屬東越地,西漢初屬東甌國地,東漢初為章安縣地,后為永寧縣。隋朝起置永嘉縣,直至民國。甌海區在隋朝起置永嘉縣,直至民國。全國解放后,從1950年至1958年,甌海區仍隸永嘉縣,1958年劃歸溫州市管轄, 1981年12月12日國務院批準同意設立甌?h,由溫州市管轄。以原溫州市的梧埏、永強、三溪、藤橋、西岸5個區、3個鎮、24個公社為甌?h的行政區域,縣政府駐溫州市。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24號)批復同意撤銷甌海縣,設立溫州市甌海區。原縣轄的5個區公所同時撤銷。甌海區轄16個鄉、17個鎮和1個街道辦事處,區政府駐景山街道。
1997年,甌海區面積897.7平方千米,人口55.9萬人。轄1個街道、18個鎮、7個鄉:景山街道、永中鎮、靈昆鎮、海濱鎮、永昌鎮、永興鎮、沙城鎮、天河鎮、茶山鎮、南白象鎮、梧埏鎮、婁橋鎮、潘橋鎮、新橋鎮、郭溪鎮、瞿溪鎮、藤橋鎮、臨江鎮、澤雅鎮、三垟鄉、上戌鄉、岙底鄉、雙潮鄉、五鳳垟鄉、北林垟鄉、西岸鄉。區政府駐景山街道興海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甌海區總人口835607人,其中(1個街道、15個鎮、7個鄉):景山街道31002人,梧埏鎮122337人,南白象鎮26950人,茶山鎮28857人,瞿溪鎮33979人,婁橋鎮44846人,郭溪鎮68121人,潘橋鎮43319人,新橋鎮64891人,永中鎮161444人,天河鎮34426人,沙城鎮41277人,靈昆鎮17457人,藤橋鎮27325人,臨江鎮14133人,澤雅鎮15868人,三垟鄉22327人,雙潮鄉8979人,岙底鄉3406人,上戍鄉13880人,五風垟鄉3975人,北林垟鄉3357人,西岸鄉3451人。
2001年,將甌海區的藤橋鎮、上戍鄉、臨江鎮、雙潮鄉、岙底鄉和梧埏鎮的劃龍橋村、上田村、魚鱗浹村、前網村劃歸鹿城區管轄;將甌海區的永中鎮、靈昆鎮、天河鎮、沙城鎮劃歸龍灣區管轄;將瑞安市的仙巖鎮、麗岙鎮劃歸甌海區管轄;甌海區人民政府駐地由景山街道遷至婁橋鎮。甌海區面積從917平方千米減到614.5平方千米,人口從58.62萬減到37.84萬(溫州年鑒是37590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4932人)。轄1個街道、11個鎮、4個鄉,24個居委會、251個行政村。
2002年,全區轄1個街道、11個鎮、4個鄉,24個居民區、251個行政村。
2003年11月24日,浙政函[2003]192號批復,同意溫州市甌海區行政區劃調整:(1)撤銷西岸鄉、五鳳垟鄉、北林垟鄉建制,并入澤雅鎮。調整后,澤雅鎮轄81個行政村、2個居民區,鎮政府駐地不變(源口村)。(2)撤銷新橋鎮、婁橋鎮、梧埏鎮、南白象鎮、茶山鎮、三垟鄉建制,其行政區域改由甌海區政府直轄。在此范圍內調整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等事宜,由溫州市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后,澤雅鎮下轄81個村、2個居委會,總面積145.43平方千米,總人口5.96萬,鎮政府駐地源口村;甌海區轄瞿溪、郭溪、潘橋、澤雅、麗岙、仙巖6個鎮和若干街道辦事處。12月11日,溫政發[2003]37號批復:(1)設立新橋街道辦事處:管理原新橋鎮5村、5居,辦事處駐站前路(原新橋鎮政府駐地)。(2)設立婁橋街道辦事處:管理原婁橋鎮15村、1居,辦事處駐婁橋村振興街3號(原婁橋鎮政府駐地)。(3)設立梧田街道辦事處:管理原梧埏鎮13村、2居,辦事處駐梧埏街村梧埏大道(原梧埏鎮政府駐地)。(4)設立南白象街道辦事處:管理原南白象鎮7村、1居,辦事處駐鵝湖村新象街1號(原南白象鎮政府駐地)。(5)設立茶山街道辦事處:管理原茶山鎮14村、1居,辦事處駐茶山村梅泉路90號(原茶山鎮政府駐地)。(6)設立三垟街道辦事處:管理原三垟鄉11村,辦事處駐垟河村三垟大道897號。以上6個新設街道和新澤雅鎮于12月30日正式掛牌。
2008年末,全區面積614.5平方千米,人口40.74萬人,其中非農7.41萬人,轄7個街道、6個鎮,16個社區、12個居民區、251個行政村。
2011年,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溫州市甌海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浙政函[2011]122號)、《溫州市人民政府關于甌海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溫政函[2011]57號)精神,甌海區部分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撤銷潘橋鎮、郭溪鎮、瞿溪鎮、麗岙鎮、仙巖鎮建制,設立潘橋街道辦事處、郭溪街道辦事處、瞿溪街道辦事處、麗岙街道辦事處、仙巖街道辦事處。調整后,甌海區轄景山、新橋、婁橋、梧田、三垟、南白象、茶山、潘橋、郭溪、瞿溪、麗岙、仙巖等12個街道辦事處和澤雅鎮1個鎮;潘橋街道面積57.4平方千米、人口41526人,郭溪街道面積42.6平方千米、人口38934人,瞿溪街道面積35.3平方千米、人口25349人,麗岙街道面積34.7平方千米、人口22060人,仙巖街道面積37.0平方千米、人口40001人。
甌海區地理位置
甌海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發達。溫州機場、溫州港、溫金鐵路客運站等交通樞紐緊鄰轄區而設,金麗溫、甬臺溫高速公路和104國道貫穿全境,甌海大道、梧埏大道等城市干道與老城區交通網絡相連。近幾年來,甌海區再造優勢,相繼組織實施了一大批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進一步完善電力、通訊、供排水等基礎設施,為溫州城市的拓展和大都市框架的構建奠定了基礎。甌海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區城區道路總里程307.243公里,總面積442.55萬平方米。104國道、南塘大道、高桐公路貫通南北,甌海大道、西山西路、溫瞿公路橫跨東西,金麗溫、甬臺溫高速公路和金溫、甬臺溫、溫福鐵路穿境而過。全區251個行政村都通上了水泥路。 5風景名勝甌海山清水秀,風光旖旎,風景區面積占土地面積的41%,擁有省級風景名勝區仙巖、澤雅,省級森林公園茶山及溫州樂園、五美景園等主題公園,還有建設中的匯昌河水上公園、溫州南戲城及溫州生態園等。今后的甌海,將充分保護和利用好這些珍貴的山水資源,既著眼于建設溫州大都市的生態屏障,保護好山水資源,又著眼于體現新型城區的空間特色,開發好山水資源,在保護和開發中促進生態的經濟化和經濟的生態化,讓山水融入城市,讓城市走進山水,努力建設“山水相融,城美景秀,天人和諧”的生態型山水城區。
甌海區旅游資源
甌海是溫州市三大主城區之一,古時候,甌海屬“甌地”,《山海經》中有“甌居海中”的記載,甌海之名由此而來。甌海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新火車南站就坐落在潘橋街道,104國道、溫瑞大道、高桐公路貫通南北,甌海大道、溫瞿公路橫跨東西,金麗溫、甬臺溫高速公路和溫福、甬臺溫、金麗溫鐵路在區內交會,全方位加速了各類資源的集聚。全區國土面積467平方公里,擁有“中國鎖都生產基地”、“中國眼鏡生產基地”等國家級名片,享有“中國楊梅之鄉”、“中國甌柑之鄉”的美譽。
甌海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旅游資源豐富。西南部有崎云山、大羅山,懸崖疊嶂,銀瀑碧潭,茂林修竹,別有洞天。境內水網密布,河泊縱橫,有溫瑞塘河和戍浦江兩大水系,山區水力資源豐富。景區面積占全區面積的41%,是溫州的“山水精華”所在。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處(四連碓造紙作坊群),澤雅、仙巖兩處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山動物園坐落其間。先后開發建設了白云山農業觀光園、會昌湖水上公園等主題公園,各項旅游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現有四星級旅游飯店2家、三星級旅游飯店2家,國內旅行社7家等。無限風光在甌海,她將以其迷人的風光,便捷的交通,完善的服務,海納百川的情懷,迎接社會各界朋友的到來,共創甌海輝煌的明天。
甌海區旅游景點
五級:四連碓造紙作坊群、梅雨潭;
四級:金坑峽、七瀑澗、四連碓、水碓砊村古村落、唐茶、圣壽禪寺、頭陀寺、三垟濕地、丁岙楊梅;
三級:龍井山、搖擺巖、珠巖、蘑菇巖、天門峽、三折瀑、深籮漈、龍虎瀑、青蛙瀑、天窗飛瀑、九條漈、半嶺飛瀑、白水漈、四連瀑、虎嘯瀑、三個漈、百丈漈、南方紅豆杉、七寄樹、寂照庵、撈紙作坊群、黃坑村古村落、古洞巖、高新農業技術示范區、琦君故居、新橋古榕、匯昌河水上公園、甌柑、天池、龍須潭、雷響潭、化成十景、黃葉早、仙巖摩崖石刻、陳文節公祠、天河水庫、高山草甸、百家尖。
甌海區歷史文化
山川秀美,人杰地靈。甌海悠久的歷史及豐厚的文化底蘊,歷經千百年的沉淀,連接古今,穿越時空,給人以質樸、清新的感覺,幾多人文景觀令人爽心悅目、流連忘返。甌海人民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長,以真誠和希望演繹淳樸的民風,以熱情與樂觀延續古老的習俗。這些民谷風情,蘊含著他們的勤勞和智慧,積淀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向往。
深入實施科教興區戰略,以教育現代化建設為目標,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以高教園區、溫州中學、甌海中學等為基礎,努力建設溫州的文教中心。堅持“以人為本”,深入開展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突出抓好頗具特色的示范社區創建工作。積極倡導社會興文、產業興文和品牌興文,不斷深化文化大區建設的內涵。在不斷提升全社會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時,努力建設學習型城區,積極塑造“文化大區”新形象。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3447.html
甌海區在哪里?甌海區屬于哪個?甌海區在哪個省?
相關甌海區,甌海區在哪里,甌海區屬于哪個省?甌海區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