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山南市在哪里,山南市在哪個省
山南市在哪里?山南市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山南市在哪個省?
山南市旅游,山南市在哪里,怎么走?
山南市,史稱“雅礱”,是西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位于東經90°14"至94°22"、北緯27°08"至29°47"之間,地處青藏高原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脈以南的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北接西藏首府拉薩市,西與日喀則市毗鄰,東與林芝市相連,南與印度、不丹兩國接壤,面積79090平方千米,約占中國西藏自治區總面積的十五分之一。山南市擁有600多千米長的邊界線,南面與不丹國接壤,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是中國的西南邊陲。
山南市簡介
山南地區是藏民族的的發祥地,它位于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魯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區,北接西藏首府拉薩,西與日喀則地區毗鄰,東與林芝地區相連,南與印度、不丹兩國接壤,山南地面積山南地區擁有600多公里長的邊界線,南面與不丹國接壤,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是中國的西南邊陲。
山南地區
山南,傳說當中神猴同羅剎女結合而誕出藏民之地。那些散布在神山、圣湖之間的西藏第一宮、第一殿、第一寺和聶赤贊普、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的名字在時刻提醒著你:這里,是藏文化的濫觴之地,是西藏的靈魂所在。山南地區現仍然隸屬于中國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山南從地理位置上說是指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山南地區北跨雅魯藏布江曲水大橋連接拉薩,往西可至日喀則,東則抵達西藏平均海拔最低的林芝。山南全地區年平均氣溫7.4--8.9攝氏度,夏季短而涼爽,冬季漫長而干旱,風大且頻,結凍時間長,早晚溫差大,無霜期短,有“藏南谷地”之稱,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北與拉薩毗鄰,西連日喀則地區,東連林芝地區,南與印度、不丹接壤,邊境線長達630公里。山南是指岡底斯山脈與念青唐古拉山脈以南,雅魯藏布江中游,雅礱江河谷一帶。雅魯藏布江中游橫貫山南北部,留下了富饒豐腴的谷地和平原,是典型的高原河谷平原地區。河谷兩側山地的高處是牧場,腰部是森林,谷底及河口則是肥沃的農田。
山南是藏民族的搖籃和文化發祥地,西藏歷史上的眾多杰出人物都誕生在這里,她以博大的胸懷和聰明才智創造出了瑰麗多彩的雅礱文化和西藏歷史上的眾多第一。山南地區有著眾多的文物古籍和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既有壯麗的山川河流,又有神秘的神山圣湖;既有風景如畫的原始森林,又有令人心曠神怡的遼闊草原;既有雄險的雅江大瀑布,又有久負盛名的文物古籍。僅雅礱風景名勝區就有7大景區58個景點,是一個集娛樂、休閑、科考、探險于一體的地方。
山南地區,是拉薩貢嘎國際機場的駐地。山南地區,是許多國內外旅客到達西藏的最初落腳點。山南地區是藏民族的的發祥地,它位于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魯藏布江干流中下游。
山南地區,北接西藏首府拉薩,西與日喀則地區毗鄰,東與林芝地區相連,南與印度、不丹兩國接壤,山南地面積山南地區擁有600多公里長的邊界線,南面與不丹國接壤,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是中國的西南邊陲。
山南地區行政公署駐乃東縣,郵政編碼:856000,電話區號:0893.
山南地區以澤當鎮為地區中心,全地區共有12個縣,24個鎮,56個鄉,596個行政村,總面積為7.97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西藏自治區總面積的十五分之一?側丝31.8萬人,有藏、漢、門巴、珞巴等14個民族,其中藏族占96%。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山南地區總人口318106人;其中乃東縣58808人、扎囊縣35278人、貢嘎縣44624人、桑日縣16033人、瓊結縣17031人、曲松縣16037人、措美縣13529人、洛扎縣18407人、加查縣18263人、隆子縣32184人、錯那縣15277人、浪卡子縣32635人。
山南市歷史沿革
山南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西藏歷史和文化的發展中占據特殊的重要位置。因地處雅礱河流域,山南歷史上被稱為雅礱。據文獻記載、民間傳說以及大量的考古發現證明,數百萬年以前,藏族先民就繁衍生息于雅礱河流域。神猴同羅剎女交媾而繁衍高原人類的美麗神話,就誕生在澤當貢布日山。雅礱先民從蠻荒進入農耕時代以后,逐漸形成了部落。公元前2世紀初葉早期雅礱部落的首領聶赤贊普成為西藏第一位藏王。他建立了“蕃”王國,確立了贊普的世襲制度,修建了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從第九代贊普布德貢杰到第十五代贊普義肖烈,在雅礱河流域的青瓦達孜(今山南瓊結縣)先后興建了達孜、桂孜等六宮,瓊結被確立為雅礱部落的都城。第二十八代贊普拉托托日年贊時期,佛教傳入了雅礱河谷。公元6世紀左右,雅礱流域進入了奴隸社會。第三十一代贊普朗日倫贊不斷擴張領地,使雅礱部落成為西藏最強大的部落。
公元7世紀中葉,第三十二代贊普松贊干布起兵于雅礱河谷,先后征服蘇毗、羊同等部落,進而征服周邊所有對手,完成了統一青藏高原的宏偉大業,建立了吐蕃王朝,并將都城由瓊結遷至拉薩。西藏的政治、軍事中心雖然北遷,但作為吐蕃王朝起家之本的山南在王朝中仍保持著特殊的地位。
吐蕃王朝衰落以后,西藏進入了長達400多年的分裂時期。1253年,元憲宗蒙哥派兵進入西藏,結束了西藏長期分裂割據的狀態,統一了西藏全域。當時的衛藏地區被劃分為十三萬戶,山南地區屬當時十三萬戶中頗有影響的帕竹、雅桑、羊卓、唐布切等萬戶的領地。其中的帕竹萬戶逐漸培植起了強大的勢力。1322年,強曲堅贊就任帕竹萬戶長。他以丹薩梯寺為基地,勵精圖治,先后戰勝雅桑萬戶、止貢萬戶、蔡巴萬戶等地方政權勢力,于公元1354年推翻薩迦地方政權,并受元朝賜封掌管全藏的大司徒之職,接管西藏地方政權事務。大司徒強曲堅贊執政后,廢除萬戶制度,推行封建農奴莊園制,規定宗為基本行政單位,在乃東、貢嘎等地設置13個宗,委派了各宗本,并賜給屬下有功之臣大大小小的奚卡(莊園)。同時,在乃東擴建帕竹政權的宮殿王城。帕竹興起后,強曲堅贊鑒于帕竹噶舉祖寺丹薩梯寺距離帕竹首邑乃東較遠,于1351年修建了澤當寺,成為帕竹政權又一個中心寺院。因帕竹王朝以乃東作為統治中心,故又稱乃東王朝,強曲堅贊亦稱乃東王。
帕竹之后,西藏進入噶廈政府統治時期,噶廈下設有“基巧”(相當于專區)、“宗”(相當于縣)兩級機構。山南基巧轄宗23個。西藏和平解放前夕,山南基巧下設有溫宗、多宗等35個“宗”。另外,山南地區曲松等地還有地方割據勢力拉加里,拉加里王又稱山南王。1951年5月23日,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了《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十七條協議),西藏得以和平解放。
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推翻了統治西藏長達數百年的封建農奴制度。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山南地區逐步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進入社會主義時期。[1]據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以及大量的考古發現證明, 約400萬年以前,藏族先民就繁衍生息于雅礱河流域。今澤當附近薩熱村有片叫"索當"的土地,相傳是西藏的第一塊農田。雅礱先民從蠻荒進入農耕以后,逐漸形成了部落。前2世紀初葉的西藏第一藏王聶墀贊普實際是早期雅礱部落的首領。他建立了"蕃"王國,確立了贊普的世襲制度。在第八代贊普止貢時期,開創了修建陵墓的先例。當時的雅礱部落已從母系氏族社會發展到父系氏族社會。第九代贊普布德貢杰統治期間,開始在雅礱地區組織民工興修水渠,將山水引入平地,開墾出片片農田,并開始用木犁耕地。第十一代贊普意休烈時期,為適應農牧業發展需要,制訂了以二牛一日耕的土地為耕地面積單位,以"推"計算牲畜頭數,引入了數的概念并開始使用計量單位。從第九代贊普布德貢杰到第十五代贊普意肖烈,在雅礱河流域的青域(今山南瓊結縣),先后興建了達孜、桂孜等六宮,瓊結被確立為雅礱部落的都城。
第二十八代贊普拉托托日年贊時期,來自南亞次大陸地區的佛教曾經傳入到雅礱河谷。贊普將天竺(今南亞次大陸地區)僧人帶來的經書法器稱為“寧布桑娃”(藏語意為“密要”),供奉在雍布拉康。這是西藏經書法器的開端。 6世紀左右,雅礱流域進入了奴隸社會,這時已能冶煉鐵、銅、銀并開始大規模地制造金屬武器,為第三十代贊普達日聶塞建立吐蕃王朝作好了物質準備。達日聶塞的兒子,第三十一代贊普朗日倫贊繼承父業,吞并強鄰,不斷擴張領地,使雅礱部落成為西藏最強大的部落。
公元7世紀中葉,雄才大略的第三十二代贊普松贊干布曾起兵于西藏山南地區的雅礱河谷,曾先后征服青藏高原北部的蘇毗、羊同等部落,進而征服周邊所有對手,完成了統一青藏高原的宏偉大業,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吐蕃王朝,并將都城由瓊結遷至拉薩。在當時松贊干布親自繪制的形似仰臥羅剎女的《吐蕃地圖》中,山南的門隅是羅剎女的左手心,乃東縣昌珠鄉是要如的統治中心。當時西藏的政治、軍事中心雖然北遷,但作為吐蕃王朝起家之本的山南仍保持著特殊的重要地位。
就西藏而言,吐蕃王朝的輝煌是無緣倫比的。它雄踞高原,內聯盛極一時的唐王朝,外聯當時亦較為強大的尼泊爾(歷史上曾控制西藏十多年)。在中原政權衰微時,吐蕃則開疆拓土,占據河西走廊,直抵大漠,與唐王朝在河西一帶展開了長期勢均力敵的爭奪。吐蕃王朝瓦解后,西藏歷史進入分裂時期,進而被蒙古人控制,即所謂薩迦政權。帕竹王朝的建立開創了西藏地方政權再次控制高原的中興盛事。帕竹王朝的政權與宗教淵源極深,西藏歷史由此進入政教合一的時期。由于歷史的變遷,今日保留下來的帕竹遺跡已經不多,乃東作為帕竹都城的史實在內地鮮有人知。拉加里王朝勢力較小,但在山南乃至西藏歷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吐蕃、帕竹和拉加里三個政權的核心均在山南境內,提出“三大王朝故都”具有現實依據。同時這一提法有望在山南旅游開發中發揮重要作用。對比阿里地區主推的“古格王朝”品牌,所謂古格王朝不過是在吐蕃瓦解后出現的多個地方割據政權中的一支。當時全藏的地方割據勢力主要包括拉薩王系、雅礱覺臥王系和阿里諸王系,而阿里諸王系又包括拉達克王朝、古格王朝和亞澤王朝?梢姽鸥裢醭臍v史地位遠遠不能與吐蕃和帕竹王朝相提并論。憑借澤當良好條件,經過精心開發,“三大王朝故都”有望后來居上,占據西藏旅游板塊中的有利位置。
吐蕃強盛時期,山南雅礱河流域及雅魯藏布江沿岸,修建了許多水利灌溉系統,農區較普遍用牦牛、馬為耕地工具,生產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山南成為西藏的"糧倉"并保持至今。當時的許多舊王族仍留居故地山南,拉薩的贊普們,也;貋砭幼
唐朝(618-907年)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與吐蕃贊普聯姻后,也不時移居于此。第三十五代贊普赤德祖贊還專門在今乃東頗章鄉為金城公主修建一座"傍塘宮",其遺址尚在。出于對哺育了吐蕃王朝的雅礱河谷的眷念,歷代贊普死后都把陵墓建在富有根基的瓊結木惹山附近。吐蕃王朝時期,贊普們還經常在山南舉行國事活動。
8世紀初,今山南扎囊桑耶地方是吐蕃贊普牙帳所在的重地之一,著名藏王赤松德贊就出生在這里。他于755年繼位,其執政40余年的大部分時光是在桑耶寺度過的。赤松德贊虔誠信仰佛教,他以桑耶為基地,大力扶持佛教,歷時多年,在哈布日山下創建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院──桑耶寺,首派七名藏人剃度為僧,即藏史上的"七覺士"。赤松德贊除從印度迎請蓮花生大師入藏外,還從印度和大唐請來大批高僧。諸法師在桑耶寺翻譯佛經,弘揚佛法,擴大佛教規模,使佛教在西藏站穩了腳跟。之后,經赤德祖贊等藏王的積極提倡,佛教大興,形成西藏佛教前弘期的盛況。
吐蕃王朝衰落以后,西藏進入了長達400多年的分裂時期,連年的戰亂,不斷的饑荒,給山南的農牧業生產造成嚴重破壞,人民陷入了苦海之中。
1253年,元憲宗蒙哥派兵進入西藏,結束了西藏長期分裂割據狀態,統一了西藏地方。西藏成為中國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個行政區域。其中的帕竹萬戶在薩迦地方政權時期就培植起了強大的勢力。11世紀,瑪爾巴和米拉日巴等高僧在山南創立噶舉派。帕木竹巴(簡稱帕竹)是噶舉派的一支,為多吉杰布于1156年創建。 公元1322年,強曲堅村就任帕竹萬戶長。他勵精圖治,興修水利,整田積肥,發展農牧業生產,整修道路和舊日的莊房,使雅礱河谷又恢復發達景象。
到1349年,強曲堅村已先后戰勝雅桑萬戶、止貢萬戶、蔡巴萬戶等地方政權勢力。后又乘薩迦派內訌迭起之機,于1354年推翻薩迦地方政權,并受元朝賜封掌管全藏的大司徒之職,接管西藏地方政權事務。從6世紀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的1300多年中,山南經歷了奴隸社會到封建農奴社會的演變。從帕竹政權執政到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山南地區的社會制度是政教合一的封建領主專政的農奴制度。山南地區是西藏歷史上由奴隸社會發展到封建農奴制社會最早的地區,封建農奴制度的統治比較完備、森嚴,可謂是西藏封建農奴制的縮影。西藏最大最有名氣的大貴族、大農奴主,如索康、凱墨、魯康娃、雪康、頗章等都在山南辟有附屬的奚卡。據民主改革時期的調查,僅占山南總人口5%的官家、貴族、上層僧侶三大領主,占有幾乎全部的土地、草場和絕大部分牲畜,主宰著農奴和奴隸的人身自由;而95%的農奴和奴隸沒有土地、草場等生產資料,他們祖祖輩輩遭受領主的地租、差稅和高利貸的慘重剝削。三大領主可以隨意將奴隸用于出賣、抵押、贈送和交換。
統治階級為了達到從暴力和思想兩方面來統治農奴的目的,沿用了歷史法典中對維護農奴制有用的部分,形成了一套成文和不成文的政教相結合的法律。執行法律沒有專設的司法機構。洛基、宗、奚內的宗本、奚卡的領主和奚堆,寺廟里的上層喇嘛,全是執法的"法官"。他們執法的原則是"魚沒毛破肚,羊有毛拔毛",意為"有錢要錢,無錢要命"。由此可見,西藏農奴制度下的法律僅僅是維護農奴主階級對農奴的殘酷剝削和壓迫的工具。三大領主可以對他們統治的農奴和奴隸施以鞭打、剜眼、剁手、抽筋、剝皮等酷刑。除了暴力統治外,統治階級還利用宗教在群眾中的廣泛影響,實施意識形態方面的精神統治,又給廣大農奴的精神世界加上了一道枷鎖。正象農奴所說的那樣:"養我者父母,占我身體和生命者官家也"。生活在這一制度下的廣大農奴的基本生存權無法得到保障。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西藏的山南地區也同西藏的其他地區一樣,從此走向了團結、進步、發展的光明大道,在這以后,西藏各族人民在祖國大家庭的懷抱里充分享受到了民族平等和區域自治的權利,發展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的權利,提高生活水平的權利,參與國家和地方政治生活的權利。
1959年,西藏推翻了統治西藏長達數百年的封建農奴制度,實行了民主改革,西藏自治區的歷史又開始了嶄新的一頁,勞動人民開始在國家和地方的社會生活、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當家作主。從1959年開始到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的六年間,山南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工農業生產總值以每年9%的速度增長。農牧業生產在1959年取得豐收的基礎上連年豐收,1965年糧食總產比1959年翻了一番,達到11800萬斤,牲畜存欄數由1959年的128萬頭(只)發展到1965年的160萬頭(只),平均每年增長3.8%。財政、商業、文教、衛生、郵電等事業也得到了較快發展。民主改革的六年,被廣大翻身農奴贊譽為西藏的"黃金時代"。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山南地區和全區一樣,逐步完成了對農牧區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
山南市地理位置
山南地區地處青藏高原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脈以南的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北接西藏首府拉薩,西與西藏自治區境內的日喀則地區毗鄰,東與西藏的林芝地區相連,南與南亞次大陸的印度、不丹兩國接壤,其面積達7.35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西藏自治區總面積的十五分之一。山南地區屬于典型的藏南谷地,地勢自西向東逐漸降低,平均海拔在3700米左右。藏族人民的母親河--雅魯藏布江自西向東流經浪卡子、貢噶、扎囊、乃東、桑日、曲松、加查7個縣,境流長度424公里。
山南市雪山冰川
山南地區雪山冰川眾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10多座,其中對外開放的山峰有5座,分別位于錯那、洛扎、浪卡子三縣境內,平均海拔近7000米,最高7554米。此外還有位于乃東和桑日縣境內的雅拉香布雪山和沃德貢雪山,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原始冰川終年不化,宛如巨大的冰晶宮殿和一把銀色寶劍,是登山、探險、科考、觀光的好去處。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918.html
山南市在哪里?山南市屬于哪個省?山南市在哪個。
相關山南市,山南市在哪里,山南市屬于哪個省?山南市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