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国产综合91天堂亚洲国产,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您當(dāng)前位置:97616旅游網(wǎng) >> 旅游景點 >> 山西旅游景點 >> 綿山

綿山,綿山在哪里,綿山在哪個省

    就去旅游網(wǎng)  最近更新:2023-10-22 10:39  瀏覽次數(shù):

綿山在哪里?綿山屬于哪個省哪個市?綿山在哪個省?

綿山旅游,綿山在哪里,怎么走?

綿山,亦名綿上,后因春秋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又稱介山。它地處汾河之陰,距山西省介休市區(qū)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山光水色、文物勝跡、佛寺神廟、革命遺址集于一體,是山西省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中國歷史文化名山,清明(寒食)文化節(jié)發(fā)源地。

綿山
綿山

綿山簡介

綿山,亦名綿上,后因春秋五霸之晉文公名臣介子推(介之推)攜母隱居被焚又稱介山。它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qū)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山光水色、文物勝跡、佛寺神廟、革命遺址集于一體,是山西省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中國清明節(jié)(寒食節(jié))發(fā)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

自然景色非常優(yōu)美,是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 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筑,唐初時已具有相當(dāng)規(guī)模的佛教禪林 2旅游開發(fā)編輯山上文物古跡頗多,俗稱“九里十八彎,二十四座諸天小廟,各處羅列”。游綿山可從介休南行20多公里到綿山山麓的興地村,參觀第一景點回鑾寺古剎。回鑾寺是由于唐太宗欲登山禮佛未成,至此回鑾,故名。主建筑有山門、過殿、大殿,兩側(cè)對稱布局。殿闊五間,用減柱造,結(jié)構(gòu)簡潔。存元明清歷代石碑17通,記錄著寺院的興衰。院內(nèi)古松、龍槐、杉楸等樹木蔥蘢,形似傘蓋,給古剎增添了勃勃生機。

離寺南行1.5公里,登山2.5公里到龍頭寺后,沿山腰間小路曲折而行入綿山腹地。前有乳房似的石峰,答薛茸結(jié),泉水垂滴于下面石池中,水質(zhì)清涼透明,沁人心脾,這就是“峰乳泉”,俗稱“母奶頭”。過棧道到小須彌、中巖寺,可見白云洞內(nèi)涌出云團,變幻莫測,令人驚嘆。復(fù)行2.5公里,過“鹿橋”、“兔橋”,再攀127級石階便是綿山中心抱佛巖。山巖上部突出,下部凹回如穹窿,猶如兩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后在巖中建寺,稱抱佛寺,即云峰寺,有殿宇20余間,為初唐遺物。殿中有“空王佛”田志超等塑像,都深嵌在巖壁石窟中的佛龕內(nèi)。

登高處眺望,遠處莽莽蒼蒼,群峰擁翠,延續(xù)不絕。而巖前面臨深谷,兩側(cè)山峰相望,煙寺相依,給人以啟迪。以抱佛巖為中心,向東行百米有鐵索嶺,鐵索從崖頂垂下,可攀援而上到達山巔,上面有銀空洞、竹林寺、鐵瓦寺、摩斯塔等景點;朝西北下行5公里有李姑巖,相傳是唐太宗御妹出家修煉處;沿南下石級到斷巖邊,下云梯可到棋盤洞,洞內(nèi)有唐代佛像、古碑、名人題刻。賀知章有題記百余字,盛贊了綿山的奇險,引游人矚目。

綿山之所以享譽海內(nèi)外,千百年來登臨者絡(luò)繹不絕,在于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欏嚴會、李姑巖、蜂房泉、天橋、朱家凹、抱腹巖、小蜂房泉、銀公洞等數(shù)以百計的天然巖洞,堪稱奇觀。抱腹巖之“腹”大,抱二百余間殿宇、館舍及一兩千名游人于“腹”內(nèi),容兩千年歷史文明于其間,堪稱天下第一巖。兔橋、鹿橋、天橋、古云梯、鐵索嶺、懾神崖等險道驚魂懾魄,令人贊嘆叫絕。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所述“綿山石桐水”千回百轉(zhuǎn),飛流激蕩,依次開發(fā)形成了五龍瀑、水簾洞等形態(tài)各異的瀑布群。大小蜂房泉數(shù)百個,懸垂的天然石乳,“乳汁”清洌甘甜,如珍珠斷線,滴落有聲。此山、此水即使在名聲顯赫的三山五岳也難尋、難覓。全國柏樹之冠——秦代古柏以及龍柏、虎柏、兔柏、鹿柏和原始柏林,組成了一個仙境般的“柏樹王國”。

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宋、金、元等歷代碑刻,以及云峰寺石佛殿、馬鳴菩薩殿、明王殿和天橋須彌殿、五龍峰五龍寺的大量宋代之前及宋、元、明雕塑異彩紛呈,頗具文物價值。東漢古剎鐵瓦寺、三國曹魏抱腹寺、北魏的鸞公巖和唐代的回鑾寺等諸多寺院,以及建筑面積為三萬多平米的華夏第一觀──大羅宮,寺廟的古老、眾多和宏偉也為其它名山所不可比擬。奇巖、險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剎、巨宮和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以及流傳千年而不衰的寒食清明習(xí)俗,組成了綿山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使人目不暇接、思緒萬千而流連忘返。

綿山地勢險要,歷來兵家必爭。隋末唐初李世民曾在綿山下雀鼠谷大敗宋金剛,收降尉遲恭。一百二十回《水滸傳》留下了田虎帶領(lǐng)農(nóng)民起義軍與官兵對壘的故事。綿山還記載有南宋有李武功、李實領(lǐng)導(dǎo)義軍抗擊金兵入侵的事跡。明末太原武總兵也曾依托綿山收復(fù)失地,以圖再起。抗戰(zhàn)初期,馮玉祥將軍所屬方振武部在綿山舉行了震驚中外的抗日誓師。之后介休縣長張德含、犧盟會特派員李志敏在綿山組建抗日民主政府,堅持了長期的敵后游擊戰(zhàn)爭。綿山又比其它名山多了一道“可藏甲上萬”和愛國主義的特殊風(fēng)景線。

綿山開發(fā),開始于原始人的群居生活。道家活動開始于春秋時期,此時介之推已攜母來綿山隱居。東漢建安年間,綿山已有佛教寺院──鐵瓦寺。《介休金石略》載:“摩斯塔下有寺,東漢建安年建,皆鐵瓦,悉鑄施者姓名”,據(jù)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以后規(guī)模較大的開發(fā)建設(shè)有五次:三國曹魏時,高僧迪公考察籌劃,魏明帝曹睿特詔建綿山抱腹寺;北魏高僧曇鸞于綿山抱腹寺及山之陰聚徒說法,弘揚凈土宗教義,并創(chuàng)建鸞公巖;唐代高僧志超擇地綿山,創(chuàng)立禪林,修煉成佛,后唐太宗李世民敕建云峰寺;元末大火后,明晉恭王朱等人主持修復(fù)云峰寺等寺院,之后歷代又有增修;1995年以來,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吉英獨資修復(fù)開發(fā)綿山,除將1940年侵華日軍燒毀的寺廟逐一修復(fù)外,又新建了盤山公路和賓館、飯店等接待服務(wù)設(shè)施。已投資六億元。已經(jīng)形成龍頭寺、龍嵴嶺、李姑巖、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棲賢谷、介公嶺、水濤溝、古藤谷等十四個景區(qū),全部游覽一般需要3到5日。

綿山氣候條件

綿山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冬夏溫差較大,6月--10月平均氣溫為22℃。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綿山相關(guān)傳說

綿山最廣為傳頌應(yīng)該是介子推被焚的故事了。在中國悠久的民俗文化中,紀念歷史人物的節(jié)日只有兩個:一是五月端午節(jié),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節(jié),為緬懷晉國大夫介子推。 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國外,在最困難的時候,隨臣介子推“割股奉君”。19年后,重耳返國為君,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賞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認為自己順應(yīng)天命輔君復(fù)國,不愿再同那些邀功爭賞之人同朝為伍,便攜老母隱居到介休綿山之中。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便親自來到綿山尋而無果。文公無奈,下令一面放火燒山,本想把他逼出來,但是,奸臣卻故意陷害,四面燒山,直到大火熄滅,才發(fā)現(xiàn)介子推母子相擁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為了悼念介子推,文公下詔,在介子推忌日,禁煙寒食。

以寒食寄托哀思,是為了怕引火再燒了綿山。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原死難日乘龍舟往汨羅江丟粽子一樣,一來是為了紀念屈原,二來也怕魚類再糟蹋屈原的軀體。這是人民群眾懷念他們所熱愛的歷史人物的最好方法。同一時期的兩位賢哲,一南一北,雙星輝映;一水一火,赴義成仁;一江一山,永載史冊。隨著時間的推移,唐朝時期寒食節(jié)已經(jīng)成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寒食節(jié)本來是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但發(fā)展到唐代后期,逐漸演變?yōu)橐粋節(jié)日。寒食節(jié)歷經(jīng)兩千多年,最終發(fā)展為四海同祭,生者展孝,祖先享食的盛大節(jié)日。

綿山飲食文化

彭祖養(yǎng)生藥膳

彭祖,即彭鏗。據(jù)考彭祖年輕時曾在綿山龍脊嶺修行多年,期間常食綿黃芪、黃精、黨參、柏籽等,因而活了八百歲,成為中國歷代最長壽的人。彭祖倡導(dǎo)美食、養(yǎng)生、藥膳,是氣功導(dǎo)引第一人,創(chuàng)出了天下名宴彭祖養(yǎng)生宴,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烹飪先師。彭祖養(yǎng)生宴歷經(jīng)4千多年演變、發(fā)展、充實,最終成為綿山的著名風(fēng)味宴席之一,是目前國內(nèi)歷史悠久、品種較豐富的特色養(yǎng)生宴,也是瓊崖賓館養(yǎng)元齋名廚傾力打造的品牌宴席。此宴重在養(yǎng)生、滋補,在菜肴配制過程中,參閱了《黃帝內(nèi)經(jīng)》、《本草綱目》、《飲食正要》、《調(diào)鼎集》、《中藥大辭典》等大量典籍,并以選料豐富、烹調(diào)方法多樣、菜肴口味多變、滋補養(yǎng)生功效顯著而受到廣大游客的好評。

介公宴

西晉末年,朝綱腐朽,諸侯割據(jù),石勒遂在綿山建寨起義。石勒立志解民倒懸,廣招天下英雄豪杰,恰逢名士郭璞前來投奔。二人志同道合,一同瞻拜介神,立誓“同心協(xié)力,救困護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之后同入寨中飲酒進食,席宴豐盛,口味清鮮,營養(yǎng)豐富,頗有特色。郭璞用餐后極為贊賞,便問石勒何名?石勒哈哈大笑,說:“我兄弟二人剛祈禱完介神,愿介神護佑咱拯救百姓,統(tǒng)一華夏早日成功,就定名為介公宴吧。”從此該宴便成為綿山佳肴。據(jù)說,石勒稱帝后常常用此宴宴請大臣,成為眾臣常食的美味佳肴。

開元御宴

“開元御宴”是聞名三晉的綿山名宴,它始于唐代。相傳唐開元年間,唐玄宗上綿山朝拜,縣令要在綿山一家飯莊接待,并要求菜肴鮮美,稀奇古怪,風(fēng)味獨特。店家便按當(dāng)?shù)乜谖蹲隽艘蛔姥缦L菩谑澈筚澠?ldquo;香鮮味美”,張悅、宋景也從未品嘗過這種山中風(fēng)味,齊夸“好吃”。店家看皇帝、大臣吃得滿意,遂斗膽請求圣上賜名,唐玄宗脫口而出,“就叫開元御宴吧”。之后,凡上綿山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都要品吃此宴,此宴逐漸出名,流傳至今。

農(nóng)家宴

相傳,此宴出自東漢永興年間。東漢后期,郭泰聯(lián)合三萬名太學(xué)生抨擊朝政黑暗與腐敗,成為當(dāng)時名震天下的“清議”。河南尹李膺稱郭泰“身有仙骨,寰觀氣宇”;汝南太守范滂贊其“隱不違親,貞不絕俗。”之后,由于當(dāng)時的社會現(xiàn)實與個人崇高品德的猛烈撞擊,飽讀經(jīng)典的郭泰從洛陽返回介休從教育人。一日,與郭泰結(jié)為莫逆之交李膺、范滂至介休探望老友,郭泰相偕上綿山朝拜游覽。為款待老友,郭泰特地在綿山一館舍備下一桌農(nóng)家宴,綿山雜食,香氣飄逸,鄉(xiāng)風(fēng)山野之趣,令這些見多識廣的朝廷大員嘖嘖稱奇。從此,“農(nóng)家宴”這一佳話便在民間廣為流傳,并成為三晉名宴。至今,農(nóng)家宴更因文化底蘊深厚而名揚天下。

養(yǎng)元齋排骨王

清雍正年間,太仆寺卿范毓賓回介休省親,將一名廚師帶回京都,適逢雍正皇帝為皇后做壽,宴請文武百官。范毓賓便向皇帝薦舉介休名廚主持御宴,名廚果然不負眾望,蒸、煎、炒、炸、溜、燒、燜傾盡全身技藝,使御宴一掃舊顏,一醉方休。雍正翌日后日出三竿方才酒醒,品之口中仍然美味不絕,心中對綿山風(fēng)味佳肴深為嘆服。數(shù)年后,介休名廚告老返鄉(xiāng)。一日,雍正龍體欠安,身心疲倦,單念介休名廚的“養(yǎng)元排骨王”,皇后娘娘即派半副鑾駕趕往介休降旨,將名廚又抬進宮廷,從此養(yǎng)元齋排骨王便成為御膳滋補佳品,也成為綿山獨具特色的名菜。養(yǎng)元齋排骨王肉香飄逸,營養(yǎng)豐富,為眾多菜肴所不能比擬。骨頭里富含大量的鈣、骨膠原,是補充人體鈣的最佳來源之一。養(yǎng)元齋廚師在烹飪骨頭時,不僅僅是簡單地制作,而是根據(jù)更科學(xué)、更健康、更美味的理念,又加入一些珍貴的中藥材,如桂圓、山藥、甘草、陳皮等,使?fàn)I養(yǎng)價值大增,味道更具特色。

香辣雞脆骨

此菜出自北宋元豐年間,當(dāng)時有個叫馬天來的介休書生,每天在綿山放牛看書,疲倦時就在佛香亭坐禪。后來赴京城考試,結(jié)果金榜題名,中了進士。好友劉紹先設(shè)宴接風(fēng)洗塵,其中就有這道菜。馬天來品嘗暢飲之際,乘興揮毫題“香辣雞脆骨”五字相贈。后馬天來官至國史編修,還將此菜制法帶回京城,后被列入御膳宴菜。此菜制作用雞腿關(guān)節(jié)部分的雞脆骨,特色口感柔中帶脆,讓人上癮。

老陳醋

綿山是陳醋鼻祖的發(fā)祥地。相傳,介休順城關(guān)有個叫王來福的年輕人,聰明好學(xué),吃苦耐勞。父親去世后,王來福便和弟弟王來明子承父業(yè),在父親遺留下來的“自成功”作坊以賣醋為生。由于醋釀的太多銷售不出去,王來福只好將所有的醋集中在后院幾個大缸內(nèi)。經(jīng)過幾個月曬夜露,醋香味更濃,色澤更佳。王來福無意釀造的陳醋很快傳遍了介休城鄉(xiāng),到“自成功”作坊買醋的人越來越多。王來福的生意紅火了,可叔父的醋坊卻冷淡了,他氣得將侄兒和老管家趕出王家宅院。老管家?guī)贤鮼砀;氐嚼霞仪逍炜h,又開了一家“美和居”醋坊。從此,老陳醋便成為著名品牌。綿山的陳醋特色:養(yǎng)顏美容,消炎殺菌,香味綿長,藥味辣味、姜味熏 味、八大系列,風(fēng)味獨特。保健醋、禮品醋,滿身飄香。

綿山風(fēng)景特色

自然景觀

奇:抱腹巖之大,抱二百余間殿宇及一兩百萬游人于內(nèi)而不滿;險:天橋是一條三百余米,上離山頂20多米,下距溝底300余米,多云天氣,人在橋上過,云在腳下涌。從巖溝直插巖上摩斯塔的500余米的路程,幾乎都是75度的絕壁,其驚險程度比華山千尺幢毫不遜色。秀:水濤溝樹木曲徑怪石,樹木蔭翳,瀑布各異;棲賢谷九曲一線天,人行吊橋驚無險,腳踏瀑布奇亦秀。因此綿山既有北方山水的險峻粗獷,又有江南名山的秀麗多姿。

人文景觀

博:綿山共有88座寺廟,二千余間殿宇,僅大羅宮道教建筑群面積即達三萬平方米,為全國之最。精:綿山雖屢遭劫難但仍保留有許多古建筑和碑刻、彩塑。云峰寺石佛殿全部斗拱和其它構(gòu)件都是精心雕琢而成,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古:綿山鐵瓦寺是中國最早的山區(qū)佛教寺院,抱腹寺始建于三國曹魏時期,回鑾寺建于唐代之前,五龍寺為北宋前建筑。

綿山景觀

大羅宮

大羅宮自古以來就有不少美妙的傳說。相傳這里是春秋晉國介之推當(dāng)年所看到的“大羅仙境”。 “三清上,曰大羅”。道教認為神仙所居的天界有三十六重,最上層為大羅天。大羅宮之意就是建在大羅天上的宮闕。綿山大羅宮高懸于獅子山崖壁之上,高13層110米。我們看到的龐大建筑群是近年復(fù)修的。主體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建筑群總面積共達3萬平方米。整個建筑巧妙地將明清風(fēng)格與現(xiàn)代技術(shù)融為一體,群樓高聳,崇閣巍峨,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既雍榮華貴,又古樸典雅。曾有人撰文稱其“可與布達拉宮媲美”,[1]被譽為“天下第一道觀”。

抱腹巖

抱腹巖坐東面西,高60米,深50米,長180米,分上下兩層,抱二百余間殿宇、館舍于“腹”內(nèi),為天下“絕無僅有”。巖內(nèi)有云峰寺,始建于三國曹魏時期,距今一千七百余年。建筑風(fēng)格可與懸空寺相媲美,雖歷經(jīng)滄桑仍保留至今。歷史上,云峰寺名稱多有變化,時而稱為抱腹寺,因其建于綿山最大的抱腹巖內(nèi)而得名;時而稱為云峰寺,因其位于綿山峭壁之上,云霧起時常被封鎖于浩渺之中而得名;時而稱為大巖寺,因抱腹巖之大容廟宇近百間而得名。

綿山旅游貼士

太原方向:沿大運高速一路南下至靈石出口下即可。下高速后約10公里左右。

西安方向:沿西禹高速過黃河龍門大橋至侯禹高速到大運高速北上至靈石出口下。

進入綿山(旺季票價110元【全山通票】,停車費50元)介休本地人憑借身份證需50元車費

綿山風(fēng)景區(qū)和世界文化遺產(chǎn)——平遙古城;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中國民間故宮,華夏第一民居——王家大院,近在咫尺,任您組合,名山、名城、名院一游皆得。山西省境內(nèi)大運高速公路,貫穿南北,把山西許多著名旅游景點串連一線,游名山(綿山)觀名城(平遙古城)看名院(王家大院、喬家大院)名樹(洪洞大槐樹)尋根祀祖盡在彈指一揮間。

綿山風(fēng)景區(qū)游覽四季皆宜:

03——04月份春到綿山,回歸自然生態(tài)游

05——09月份尋幽探奇,消夏避暑游

10——11月份金秋紅葉、層林盡染,綿山萬紫千紅,美不勝收

12——02月份綿山暖冬游,古老神奇的綿山同一景區(qū)溫差懸殊,水濤溝觀冰峰,玉柱擎天,龍脊嶺賞鮮花,山花爛漫。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nèi)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wǎng)!請繼續(xù)關(guān)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wǎng)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104.html

綿山在哪里?綿山屬于哪個省?綿山在哪個省?

上一篇:皇城相府
下一篇:翠楓山

相關(guān)綿山,綿山在哪里,綿山屬于哪個省?綿山在哪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