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區,大足區在哪里,大足區在哪個省
大足區在哪里?大足區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大足區在哪個省?
大足區旅游,大足區在哪里,怎么走?
重慶市大足區,隸屬于重慶市,自唐肅宗乾元元年(758 年)建大足縣,取“大豐大足”之意而得名,至2011年計1253年。2011年因重慶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重慶市雙橋區、大足縣,而后新設立的重慶市大足區行政區域。大足位于重慶西部,東距重慶55公里,西離成都155公里,北臨潼南,東北接銅梁,東南鄰永川,西南界榮昌,西北連四川安岳縣。
大足區簡介
大足區位于重慶市西部,由原大足縣和原雙橋區撤并而成。大足區幅員面積1436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辦事處和24個鎮,總人口100.7萬人,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魚米之鄉”和山水園林城區。
大足區
大足區西北與四川省安岳縣接壤,在重慶境內,由西南到北部,依次與榮昌縣、永川區、銅梁縣、潼南縣接壤。大足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衛生城區、全國人居范例城市、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區、國家級優秀旅游城區、市級山水園林城市。古號“海棠香國”, 幅員面積1436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辦事處與24個鎮,總人口1017273人(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魚米之鄉”和“鯉魚燈舞之鄉”。
大足區屬四川盆地丘陵地區,呈“六丘三山一分壩”特點,區東南部為低山,最高海拔934米,中部為淺丘帶壩,西部為深丘,氣候溫和濕潤,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7.20度,無霜期323天,平均降雨量1004毫米,年度平均日照1279小時,有效積溫6133度,人均水資源約600立方米。全區中型水庫3座、小型水庫111座,可蓄水1.5億立方米,山坪塘3132口,石堰693道,電灌站445處,農機總動力38萬千瓦。農業資源豐富,生態環境秀美,全區耕地面積63.73萬畝,其中田50.85萬畝,土13.48萬畝,農村人均耕地0.82畝。農作物宜種性廣,主要有:水稻、小麥、紅苕、玉米、小春雜糧和雜豆。
大足區歷史沿革
大足縣始建于758年(唐肅宗乾元元年),取“大豐大足”之意而得名;又因“有海棠而獨香”的傳說,故有“海棠香國”的美名。
初唐為普州隆康(普康)縣地。758年(唐肅宗乾元元年),左拾遺李鼎祚向朝廷提出奏請,以“山川闊遠,請割瀘、普、渝、合、資、榮等六州界置昌州”(見李吉甫《元和郡縣志》)。次年正月,唐肅宗李亨接受奏請,正式批準從瀘州、普州、渝州、合州、榮州、資州(見王象之《輿地紀勝》的認定)劃出部分地“分置昌州”,同時分置昌元、靜南、大足三縣,隸昌州(見《舊唐書》、《新唐書》中的《地理志》),雙橋境域屬靜南縣。771年(唐大歷六年),戰亂不已,無法成治,州、縣均廢置,其轄地歸還故屬。775年(大歷十年),西川節度使崔寧奏準唐朝廷,于是年五月復置原州、縣,“以鎮夷獠”。次年,析壁山(今璧山)、瀘州地置永川縣,隸昌州。州治遷靜南縣,轄靜南、昌元、大足、永川四縣。892年(唐景福元年),撤靜南縣,所屬縣地分別并入其余三縣,雙橋境域歸屬大足縣。
唐宋時期,大足基層政區均為鄉里,因其所載不詳,雙橋境域屬何鄉里無從查考。元代縣以下為村社制,時大足省并銅梁,詳情失考。明清時期,屬大足縣汶水里。
唐末至宋末,為昌州府和潼川府治地。1382年(明洪武十年)改屬重慶府。唐末昌州刺史、靜南軍大使韋君靖在龍崗山開建永昌寨,開創北山石刻。一說因縣之寶頂山有巨人足跡而得名。
1290年(元至元十七年)并入合州,1371年(明洪武四年)復置。1662年(清康熙元年)并入榮昌縣,1728年(雍正六年)復置大足縣。
南宋名匠趙智鳳在寶頂山用畢生精力建造寶頂山石刻。公元1337年(元順帝至元3年)韓法師起義,稱“南朝趙王”。公元1565年(明嘉靖44年)蔡伯貫起義,建國號“大唐”,號“大寶”。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吳三桂稱帝,國號周,“全川悉陷”。1678年(康熙十七年)至1680年(康熙十九年)間,雙橋境域為吳三桂占據。據說,原雙路鄉二郎塘燕子巖煤窯平洞尾部刻有開鑿年代“洪化”二字,“洪化”乃吳三桂之孫吳世璠年號。
清光緒年間,余棟臣三打教堂,兩次起義反洋教。公元1911年(清宣統3年)張桂山組織保路同志軍進縣城,宣告大足獨立,并攻克富順,被推為富順都督。
1928年2月,中國共產黨大足縣支部成立。
清末民(國)初屬重慶府、川東道。公元1935年(民國24年)屬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13日大足解放。解放后,先后隸川東行璧山專區、四川省江津專區、永川地區。
1983年永川地區撤銷隸屬重慶市。
2010年,大足縣面積1399平方千米,年末戶籍總98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0萬人。轄2個街道辦事處、22個鎮、2個鄉,48個居委會、494個村委會轄龍崗街道、棠香街道、龍水鎮、萬古鎮、寶頂鎮、中敖鎮、三驅鎮、寶興鎮、玉龍鎮、石馬鎮、拾萬鎮、回龍鎮、金山鎮、智鳳鎮、國梁鎮、雍溪鎮、珠溪鎮、龍石鎮、郵亭鎮、鐵山鎮、高升鎮、季家鎮、古龍鄉、高坪鎮。縣府駐龍崗街道。雙橋秦以前屬巴國,秦屬巴郡,漢屬益州巴郡墊江縣(今合川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先后為益州、荊州、楚州巴郡墊江縣、宕渠縣(今合川區)、合州墊江郡石境縣(今合川區)地。北周時期,為普安郡永康縣(今安岳)地。隋代為資陽郡隆康縣(今安岳)地。
1974年2月,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在向國務院呈報《關于建立大足汽車制造廠行政區由重慶市直轄的請示報告》中,建議將大足縣雙路公社和元通公社的青春、天星、白鶴、天橋及土橋公社的茅店、新民等6個生產大隊劃歸新置之行政區,由重慶市直轄。雙路公社建制及社名不變。另外6個大隊組建為通橋公社(取元通、土橋公社社名各一字而成),并從雙路、通橋兩公社首尾各取一字,以“雙橋”二字作為新置行政區名。
1975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從大足縣劃出置雙橋區,隸四川省重慶市。
1997年重慶市建制為直轄市后,仍隸重慶市,至2011年10月27日下午,重慶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撤銷。
2011年10月27日下午,重慶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綦江區、大足區有關問題的決定(草案)》。會議決定設立綦江區和大足區,由此重慶行政區劃的40個區縣(自治縣)將調整為38個。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于同意重慶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1】129號),撤銷萬盛區和綦江縣,設立綦江區,撤銷雙橋區和大足縣,設立大足區。會議還決定設立綦江區人民代表大會和大足區人民代表大會。據了解,重慶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后,綦江區所轄行政區域內2010年底的戶籍人口數為1213770人,大足區所轄行政區域內2010年底的戶籍人口數為1017273人。
2011年12月25日,重慶市大足區正式掛牌成立,原大足縣和雙橋區撤銷。新成立的大足區將有望建成成渝經濟區區域中心城市,成為渝西川東地區交通樞紐和區域性物流、商貿、金融中心。
大足區地理環境
大足區地處於四川盆地東南,重慶市西郊,位於北緯29°23′至29°52′,東經105°28′至106°2′之間。面積1436平方公里。距重慶77.5公里,成都269公里。東北接銅梁縣,東南鄰永川區,西南界榮昌縣,西北連四川省安岳縣,北毗潼南縣。境內出露地層為中生界三疊系、侏羅系,總厚度374~1750米,其外有新生界第四系河岸堆積物。地質構造屬新華夏系第三沉積帶四川沉降褶帶。境內地勢西北和東南高,中部及東北部低緩,份低山,丘陵、平壩及河谷4中地貌類型,成六丘三山一分壩之勢。有西山、南山、北山等低山;城東、城西、龍水、高升大壩等平壩。最高點在巴岳山南段云臺寺山峰,海拔934.7米,最低點在雍溪鎮玉峽河堤,海拔267.5米。水系屬長江水系的沱江、涪江水系,有瀨溪河、窟窿河、淮遠河等河流。
大足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主要表現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每年夏季會出現程度不同的伏旱天氣。年均氣溫17.20度,無霜期323天,平均降雨量1004毫米,年度平均日照1279小時,有效積溫6133度,作物熟制為一年三熟。大足區人均水資源約600立方米。全區中型水庫3座、小型水庫111座,可蓄水1.5億立方米,山坪塘3132口,石堰693道,電灌站445處,農機總動力38萬千瓦。農業資源豐富,生態環境秀美,全區耕地面積63.73萬畝,其中田50.85萬畝,土13.48萬畝,農村人均耕地0.82畝。農作物宜種性廣,主要有:水稻、小麥、紅苕、玉米、小春雜糧和雜豆。
大足區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年底,大足區轄3個街道辦事處和24個鎮:棠香街道辦事處、龍崗街道辦事處、龍灘子街道辦事處(原屬雙橋區)、雙路鎮(原屬雙橋區)和通橋鎮(原屬雙橋區)、龍水鎮、萬古鎮、寶頂鎮、中敖鎮、三驅鎮、寶興鎮、玉龍鎮、石馬鎮、拾萬鎮、回龍鎮、金山鎮、智鳳鎮、國梁鎮、雍溪鎮、珠溪鎮、龍石鎮、郵亭鎮、鐵山鎮、高升鎮、季家鎮、古龍鎮、高坪鎮。 政府駐地在龍崗街道辦事處。
大足區旅游
大足區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人文自然景觀十分豐富,有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大足石刻,國家級森林公園-玉龍山森林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龍水湖景區、黃花崗72烈士之一的饒國梁故居國梁白鷺自然保護區、白欏桫園、龍水湖溫泉等一大批人文景觀。是全國首批甲級旅游開放縣,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游線的起點,先后榮獲中國人居范例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文明示范景區、首批AAAAA景區,重慶市最佳旅游景區等殊榮。
大足石刻代表著公元9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后一座豐碑和巔峰之作,其蘊含的“神的居所、人的廟堂”的深邃人文主義和民本思想比歐洲文藝復興早整整400年,曾在歷史上尖銳對抗的中國傳統三大主流思想儒、釋、道在這里和諧會融,也給當今教義紛爭的世界以深深的啟迪。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1737.html
大足區在哪里?大足區屬于哪個省?大足區在哪個省?
相關大足區,大足區在哪里,大足區屬于哪個省?大足區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