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起義舊址,平江起義舊址在哪里,平江起義舊址在哪個省
平江起義舊址在哪里?平江起義舊址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平江起義舊址在哪個?
平江起義舊址旅游,平江起義舊址在哪里,怎么走?
平江起義舊址簡介
平江起義舊址位于離湖南省平江縣城1500米的縣一中校園內,原為1867年所建的天岳書院。該書院 平江起義舊址圖片 坐南朝北,有大門、中廳、后廳和東西齋等磚木結構的建筑物,共占地3000平方米。大門上方為清代著名學者李次青所書“天岳書院”四個大字。大門內壁正中有陳云同志手書“平江起義紀念館”的匾額。
1928年6月,彭德懷同志率領的國民革命湖南陸軍獨立五師第一團和第三團三營駐平江,在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感召下,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共產黨人在天岳書院發動了著名的“平江起義”。該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在該館內左側組建了由王丙乾同志題詞的“喻杰同志紀念館”。
平江起義舊址歷史沿革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由平江知縣楊世芳倡議,建花院于縣城南三里的小天岳峰,因名天岳書院。乾隆四十年(1775年),天岳書院遷于縣城青石巷 左。因院前是校場,院后講學不便,即與縣考棚合并。到同治六年(1867年),由署知麻維緒集邑紳張岳齡(陜西按察使)、李藻、何忠繼等人,集資新建于縣城南三里黃土侖,即今天的天岳書院。書院門前嵌有“天岳書院”橫書石額,兩邊嵌有“天經地緯,岳峙淵氵亭 ”的石刻對聯。共有講堂三間,院長住房三間,齋房二十八間,東邊建有屈子祠三間,宋九君子祠三間,西邊還建有藏書樓三間,藏王船山先生全集等書多卷。光緒二十九年(1902年),書院改為學堂。這里曾相繼是平江縣小學堂、平江縣官立高等小學堂、平江縣中學堂、平江縣第三師范學校、平江縣立中學、平江縣第一中學的校址。
1902年,清末男爵、新疆提督、鄉紳余虎恩集資興辦平江縣小學堂于書院內,碑刻猶存!
1918年,平江官立高等學堂改為平江縣立師范學校。李六如在這里任教,鐘期光在這里讀書!
1928年春,平江農民在中共平江縣委的領導下,先后爆發了三次圍攻平江城的“撲城”運動,在反動派血腥鎮壓下而告失敗。7月18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獨立五師一團團長的中共黨員彭德懷得知黨的南華安特委組織遭破壞,情況緊迫,當急立斷,決定將原本已定的武裝起義提前舉行。此時湖南省委特派員滕代遠從長沙來平江視察工作,彭德懷即與他取得聯系。當日晚,彭德懷召開黨員緊急會議,討論決定22日舉行起義,以鬧餉為發動士兵的手段。由彭德懷負責起義的部署指導,滕代遠負責政治工作。7月22日上午,一團在天岳書院操場舉行起義誓師大會。下午1時,起義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平江縣城,僅用1個多小時就解除了全城2000余名反動軍、警、民團的武裝,活捉了縣長和清鄉督察員等反動分子,釋放了被關押的革命群眾。
23日,獨立五師隨營學校在賀國中、黃純一的領導下到達平江參加起義。此時任獨立五師三團三營營長的黃公略于22日在平江嘉義鎮舉行起義,并于23日到平江城匯合。起義后宣布成立工農紅軍第五軍和平江縣蘇維埃政府。推選彭德懷為紅軍軍長,滕代遠為黨代表。平江起義沉重地打擊了敵人,鼓舞了革命者的斗志,對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對工農紅軍的發展和壯大,對整個中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1年,正值抗戰時期,國民黨27集團軍駐扎平江,該軍司令楊森為平江中學征地,擴建體育場。為方便學生讀書,還修筑了一條4米寬的馬路,并書“直道而行”4個大字,立坊于三陽街路口!
1945年,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到達平江,王震、王首道偕隨軍記者周立波駐扎于書院內,傳播馬列主義。
1949年7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解放平江城后,司令員林彪偕和談代表金明、唐天際、袁任遠、解沛然、李明灝住進天岳書院。7月27日,湖南省主席程潛派程星齡、歐陽方、劉純正等為代表,在天岳書院接頭,協商談判事宜。29日,金明一行赴長沙,與程潛一方代表袁唐星、唐先明、劉公武、彭杰如、王勁修等進行正式談判,順利實現了湖南和平解放。
1958年12月,彭德懷元帥回到闊別30年的故鄉,在天岳書院與平江一中的師生員工親切交談,合影留念,題寫“平江第一中學”校名。
1983年1月,陳云為“平江起義紀念館”題詞!
1985年7月22日,平江起義紀念館舉行開館典禮。書院門前寬闊的廣場上,矗立著彭德懷橫刀立馬的銅像。廣場四周,浮雕牌坊、樓臺亭榭、花團錦簇,映射出古老書院金碧輝煌的宏偉氣勢。書院原貌得以保存,并以圖片、實物、模型等形式對平江起義做了準確的花再現。為人們了解平江、了解平江起義、了解平江籍的50多位將軍和100多位聞名中外的名人提供了很好的資料。
平江起義舊址主要景點
建筑介紹
平江起義舊址——天岳書院,位于平江縣城。它占地面積6549平方米,建筑面積3907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年間(1720年),清同治年間(1867年)遷建現址,清朝末年實行“新政”,改革教育制度,廢除了科舉制,1902年,天岳書院改為平江小學堂。辛亥革命后,又改為平江高等學堂。解放后,改為平江第一中學,直到1985年,該校遷出。因此,從清朝直到1985年,平江起義舊址一直是平江著名的教學機構,為平江培育了大量人才。
天岳書院為清代磚木結構建筑,它坐南朝北,共有講堂三間,院長住房兩間,齋房50余間,以及天井、過道等建筑。東邊原建有屈子祠三間,宋九君祠三間;西邊有藏書樓及羅孝子祠。建筑宏偉,古樸莊重。現在,除東西祠和藏書樓已不復存在外,主體建筑均保存完好。
天岳書院正門門額嵌有“天岳書院”石匾額,東西兩邊嵌有“天經地緯,岳峙淵渟”,字跡蒼勁秀麗,蘊含天岳書院秉承岳麓書院、城南書院的教學宗旨,培育“經天緯地”實用人才的教學理念。
將軍樹
平江起義舊址廣場東邊有彭德懷元帥拴過馬的梧桐樹——將軍樹,不過原來的樹在“文化大革命”中已被砍掉,現在的樹是在原址上重新栽植的。西邊是彭德懷元帥元帥銅像和銅像廣場。銅像于1990年落成揭幕,彭德懷元帥騎著戰馬、手持望遠鏡,反映了元帥“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的英雄氣魄。
保留文物
舊址保留有當年平江起義的主要領導人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的住房和會議室,都是按原貌恢復成列的。平江起義士兵的營房,陳列了起義官兵的床、穿過的服裝和鞋、使用過的武器。武器中除了有大刀、長矛外,大多是步槍。因為平江起義的部隊是彭德懷任團長的湖南陸軍獨立五師第一團,這可是正規軍,當然軍備要比秋收起義部隊的裝備好得多。
陳列室
舊址有4個專題陳列室,依次為“彭德懷同志光輝業績陳列展”、“滕代遠、黃公略生平展”、“光榮的平江起義簡介”和“平江起義史料陳列”。展品包括珍貴的文物106件、圖片126幅,輔以文字、圖表和模型等,真實地反映了平江起義對創建人民軍隊、開辟湘鄂贛根據地和保衛中央蘇區、建立新中國的偉大歷史作用,展現了戰功赫赫、中外馳名、人民敬仰、敵人喪膽的彭德懷元帥及其戰友的光輝形象。
平江起義舊址現實意義
平江起義舊址保存完整,館藏豐富,195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平江起義舊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國務院將平江起義舊址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公布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共中央中央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韶山——寧鄉——平江)。
平江起義簡介
大革命時期,平江是湖南農民運動的中心地區之一。1927年5月馬日事變之后,平江工農群眾慘遭反動派的“清鄉”鎮壓,激起農民的不屈反抗,1928年3月的“撲城”農民達十萬余眾。正是在革命與反革命斗爭更加激烈、革命力量受到嚴重摧殘的形勢下,1928年6月國民黨軍獨立第五師被派到平江換防。共產黨員彭德懷時任該師一團團長。
平江起義 彭德懷到達平江后,立即召集一團黨員緊急會議,研究如何使奉命調來平江鎮壓革命的獨立五師一團變成保護革命的一團,決定組織人員下營、連講述反動派的暴虐行徑,發動士兵反對清鄉隊的土匪行為,號召士兵會起積極作用,監督反動民團,不準他們殘害民眾。士兵們目睹反動派的累累罪行,在黨的秘密工作下,由同情工農,發展到傾向工農,傾向革命。由于彭德懷的努力和黨組織的工作,共產黨員鄧萍、黃公略、賀國中、黃純一、李燦等,不僅控制了一團的主要營、連的兵權,同時掌握了三團三營的兵權,從思想上組織上為起義創造了條件。
7月上旬,中共湖南省委派滕代遠到湘鄂贛邊界地區恢復湘鄂贛邊特委,并同獨立第五師的黨組織取得聯系,準備必要時舉行起義。7月中旬,敵人發現獨立第五師第三團營長黃公略是共產黨員,下令立即逮捕。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第一團,于22日在平江起義。平江起義后,湖南軍閥糾集六個團的兵力進行圍攻。8月1日,紅五軍撤出平江縣城,轉戰于平江、瀏陽和江西的萬載、修水、銅鼓,湖北的通山一帶,進行游擊戰爭,開辟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12月中旬,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五軍主力到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合,其余部分武裝在黃公略的領導下,繼續在湘鄂贛邊區堅持游擊戰爭。
平江起義背景
1928年春,國民黨軍湖南獨立第5師建立了中共的秘密組織。1928年4月,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五師第一團團長彭德懷由段德昌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即在第一團建立起了秘密黨支部,彭德懷任書記。第一團黨組織在士兵中建立起“秘密士兵會”,向廣大士兵進行革命教育,加強了士兵的團結。1928年4月底,彭德懷曾召集當時在師隨營學校工作的共產黨員黃公略、賀國中、黃純一開會,決心創造條件,爭取全師起義。中共南(縣)華(容)安(鄉)特委的成員也參加了這次會議。6月中旬,獨立第五師奉命由南(縣)、華(容)、安(鄉)開到平江接替閆仲儒旅“剿共”,
平江起義指揮部彭德懷所率的第一團團部及第一、三營駐平江縣城,第二營駐思村,第二團駐北鄉,隨營學校駐岳州。第一團到平江后,曾多次阻擋民團的殘民行為。
1928年7月17日中共湘鄂贛邊特委書記滕代遠,受湖南省委的派遣,以省委特派員的身份到達平江,與一團副官、共產黨員鄧萍接上了關系。傳達了中共湖南省委員會關于準備在必要時舉行起義的指示。
18日中午,正在二營巡視的彭德懷得知華安特委機關被破獲,黃公略以部隊名義給共產黨員開具的通行證落入敵手。彭德懷在返回縣城時,又截獲師長周磐發給副師長的密電,內容是立即逮捕共產黨員黃公略、黃純一、賀國中3人。在此緊急情況下,彭德懷、滕代遠、鄧萍、張榮生、黃純一、李燦、李力、李光等于18日晚7時開會,決定以鬧餉為手段,在7月22日下午1點鐘,乘敵午睡時舉行起義。會上還作了如下的具體分工;滕代遠負責政治工作及地方黨組織的聯系工作,并負責籌組地方革命政府;鄧萍負責有關起義的標語、口號、傳單、布告的擬定和印刷等事宜,彭德懷則負責指揮消滅民團、清鄉隊、警察局等反動武裝,控制縣署,釋放“犯人”,并解決師部等各項準備工作。
同時,派人通知駐嘉義鎮的第三團第三營營長黃公略,囑其以鬧餉為借口,于22日廠午同時起義;還派人到岳州給賀國中送信,要他立即將隨營學校開來平江。7月20日晚,彭德懷、滕代遠、鄧萍等再次召開會議,檢查了起義的準備工作,決定起義后立即打出鐮刀斧頭紅旗,部隊番號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實行黨代表制。對于黃公略率第三團第三營于當日提前起義的突然情況,會議也進行了分析,認為該營屬第三團的建制,不一定引起師部對――團的懷疑;同時,該營起義也可以起到擾亂第二、三團的作用;再者,改變第一團的起義計劃已經來不及了,所以確定原定起義時間不變。
平江起義過程
7月17日,湘鄂贛邊界特委書記滕代遠,奉湖南省委指示到達平江,并與一團黨組織取得聯系。7月19日,正在三營巡視的彭德懷,從友人的來信中獲悉南華安特委被破壞,黃公略等人的身份暴露,反動派準備下手抓人,迅即返回縣城。當晚,一團黨組織舉行緊急會議,決定以士兵鬧餉名義立即發動起義。22日,彭德懷、滕代遠率第一 平江起義團在平江城舉行起義,上午10時,彭德懷在團部召開排以上干部會議。在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罪惡之后,宣布實行士兵會章程,為工人農民服務。上午11時半,部隊在城郊男子中學(原天岳書院)操場舉行誓師大會。11時許,在盛暑烈日之下,國民黨軍獨立第五師第一團的800勇士,全副武裝,頸系紅帶,精神振奮,集合在平江縣城東門外一營駐地━━天岳書院操場上誓師起義。
下午1時許,平江縣城內軍警官兵午睡正酣,800勇士越過浮橋,向縣城發動進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解除了城內反動軍警2000多人的武裝,繳獲步槍1000余支、子彈100萬發,活捉了作惡多端的縣長劉作柱等反動分子200多人。起義部隊占領了縣城。
下午1點,李燦率領第一營向縣政府、警察局、清鄉隊等處進擊,活捉了偽縣長、省清鄉督察專員、警察局長、財政征收處主任等反動官吏。黃純一率領第三營,繳了師特務連的械,副師長、師參謀長逃跑,訓練處長躲入密室未被發現外,其余反動軍官全部被俘。戰斗約進行了一個半小時,解除了城內全部反動武裝,俘敵千余人,繳獲大量槍支、彈藥,釋放了被關押的五六百名政治犯。當日下午4時,第一團第二營從思村、安定橋一帶駐地開回平江縣城,參加了起義行列。23日,黃公略率第三團第三營前來會師,行至距縣城五里處的一個小鎮休息
平江起義紀念館時,黃只身到縣城與彭德懷等商討工作,不料該營在第九連連長的煽動下叛變南逃了。同一天,賀國中率領隨營學校師生從岳州安全抵達平江城。24日上午,士兵委員會在團部召開聯席會議,選出彭德懷任紅五軍軍長兼第十三師師長,鄧萍任參謀長,歡迎滕代遠為軍黨代表(建議湖南省委同意)。下轄第一、四、七團,全軍共2500人。同時,建立了中共紅五軍委員會,鄧萍為書記,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黃純一、李燦、賀國中、李光、張榮生和賀夷等為委員。李燦為一團黨代表,黃公略為四團黨代表,賀國中為七團黨代表。同日上午,紅五軍軍委與中共平江縣委舉行聯席會議,決定成立平江縣工農兵蘇維埃政府,實行全縣總暴動。還決定:以平江東鄉的長壽街為革命根據地的中心。
部隊整編后,第一、四、七團分別向平江的東、南、北三方發展,并與鄰縣鄰省取得聯系,建立湘鄂贛邊界革命根據地,進而與紅四軍取得聯系,以造成整個羅霄山脈的割據。24日下午,召開了有5萬人參加的軍民大會,宣布紅五軍正式成立,宣布建立平江縣蘇維埃政府,胡筠任主席,并處決了40余名反革命分子。29日,湖南省清鄉督辦署急調大軍分數路進攻平江。彭德懷率領紅5軍與國民黨軍激戰終日。為保存革命力量,30日黃昏主動撤出平江,轉戰在湘贛邊界地區。9月,由于部隊減員較大,部隊也急需要整頓,遂將3個團整編為5個大隊,共700余人。10月,紅5軍和湘鄂贛邊幾個縣游擊隊合編為3個縱隊,近1000人。決定留黃公略率第2縱隊在湘鄂贛邊堅持斗爭,彭德懷、滕代遠率第l、第3縱隊向南突圍,即轉移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合,改編為紅四軍第十三團(對外仍稱紅五軍)。
平江起義領導人
彭德懷(1898—1974)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原名得華,號石穿。湖南湘潭人。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縣彭家圍子。妻子浦安修。無子女。
滕代遠(1904.11.2-1974.12.1)苗族,湖南麻陽人。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領導者之一、新中國人民鐵路事業的奠基人。1948年5月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華北局常委。11月任中國工農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部長。1949年兼任中央軍委鐵道兵團司令員、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任鐵道部部長。1954年9月被任命為國防委員會委員。1965年在第四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上被選為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間曾受到林彪反革命集團的迫害。1974年12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黃公略(1898.1-1931.9)原名漢魏,1898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南湘鄉縣桂花鄉。中國共產黨早期政治、軍事家。1931年9月15日,率部參加方石嶺追擊戰不幸中彈犧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曾決定,在中央蘇區設置公略縣,將中國工農紅軍第2步兵學校命名為公略步兵學校。毛澤東在其著名詩詞《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中寫道“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1306.html
平江起義舊址在哪里?平江起義舊址屬于哪個省?平江起義舊址在哪個?
相關平江起義舊址,平江起義舊址在哪里,平江起義舊址屬于哪個省?平江起義舊址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