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白城在哪里,白城在哪個省
白城在哪里?白城屬于哪個省哪個市?白城在哪個。
白城旅游,白城在哪里,怎么走?
白城即(吉林省白城市) 。 白城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下轄的地級市,簡稱洮,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科爾沁草原東部,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三。▍^)交界處。
白城
白城簡介
白城,位于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幅員面積2.6萬平方公里,人口202萬。坐擁松遼科爾沁,臂攬嫩江、洮兒河,頸帶大小興安嶺,懷抱向海、莫莫格。白城是一座以生態環境而著稱于世的新興城市。美麗的生態風光、奇特的人文景觀、富饒的自然資源,使這座美麗的草原鶴城成為吉林西北部一顆璀璨的明珠。資源豐富,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水面、蘆葦面積都居全省首位。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風力資源以及多種礦產資源,境內有世界A級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莫格。
世界A級濕地向海自然保護區是丹頂鶴的故鄉,區內湖泊水域、蒲草蘆葦、沼澤草原、沙丘黃榆等多樣性原始生態,構成了向海特殊的生態景觀。久負盛名的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珍禽白鶴、白鸛和丹頂鶴等多種鳥類的繁殖地,人稱“鳥類的天堂”,境內野生經濟植物720種,獸類50余種、鳥類297種。
白城的美,美在天然,貴在原始。這里草質優良,草原像地毯,像海洋,一直延伸到天邊,一望無際。藍天、綠草、白云、鶯歌、燕舞、花香,徜徉于廣袤的草原,享受著陽光的普照,再吸上一口清新的草原空氣,令人心曠神怡,陶醉于無限的遐想。白浪滔滔的嫩江水、九曲回腸的洮兒河、水美魚肥的月亮湖及大大小小的河流、泡澤,如同一條條銀絲帶縱橫交錯地鑲嵌于城市之間。豐富的水資源,為城市建設和旅游的發展提供必備的條件,更為這方土地上的兒女帶來了生命的延續和滋養。
在白城,春可見遼闊草原萬馬奔騰,夏可觀藍天碧水仙鶴飛舞,秋可聽茫茫蘆葦百鳥啼鳴,冬可賞千里雪原冰上捕魚。煙波浩渺的水泊沼澤,連綿起伏的蘆葦海,禽鳥嬉戲的百鳥樂園,銀裝素裹的北國風光,淳樸濃郁的民族風情,歷史悠久的遺跡文化,構成了白城特有的生態、人文景觀。
特色經濟明顯,是國家級大型商品糧基地市,是全國節水型井灌區建設示范市,被列為全國農業四大開發區之一和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
別名:查干浩特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所屬地區:吉林省
電話區號:0436
郵政區碼:137000
面積:2.6萬平方公里
氣候條件: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
機場:白城長安機場(建設中)
火車站:白城站
白城市是吉林省所轄的地級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日照時數2919.4小時,年均氣溫4.9℃。白城市1947年,隸屬遼北省。1949年,隸屬黑龍江省。1954年,劃歸吉林省。
2012年白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5.4億元。白城市是國家級大型商品糧基地市,是全國節水型井灌區建設示范市,被列為全國農業四大開發區之一和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白城市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水面、蘆葦面積都居吉林省首位。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風力資源以及多種礦產資源,境內有世界A級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莫格。
白城歷史沿革
經考古調查和歷史文獻記載,在舊石器晚期,12000多年前境內已有人類生活。商周至秦時期為東胡游牧之地。漢、南北朝時期,為鮮卑、夫余所居。隋唐時,為契丹族游牧之地。遼時,在這里設長春州,治所在今洮北區德順蒙古族鄉城四家子古城。長春州是遼朝皇帝圣宗、興宗、道宗、天祚帝等四位皇帝的行宮,是遼朝春季的政治中心,是遼代東北路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金朝時期,長春州沿用繼續至金天德二年(1150年),后降為長春縣,隸肇州(前郭縣塔虎城)管轄。金承安三年(1198年)又在此復設泰州,城址仍在城四家子古城。蒙元時期,先屬成吉思汗四弟斡赤斤封地,后屬遼陽行省泰寧路、泰寧府,治所仍在城四家子古城。明朝時期,隸屬奴爾干都司所轄泰寧衛。清朝時期,屬蒙古科爾沁部。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批準放荒招墾。光緒三十年(1904年)設洮南府,隸屬盛京將軍。同年設開通縣、靖安縣,隸屬洮南府。光緒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設大賚廳,隸屬黑龍江將軍。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設安廣縣,隸屬洮南府。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撤將軍,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洮南府、開通縣、靖安縣、安廣縣隸屬奉天省,大賚廳隸屬黑龍江省。宣統二年(1910年),設鎮東縣,隸屬奉天省。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廳,存道、縣,境內各縣隸屬奉天省洮昌道和黑龍江省龍江道。民國四年(1915年),設瞻榆縣,隸屬奉天省洮昌道。東北淪陷時期,境內各縣隸屬偽龍江省。
1945年8月15日東北光復后,境內各縣隸屬嫩江省。1946年,先后隸屬吉江行政主任公署、嫩江省、遼吉區行政公署。1947年,隸屬遼北省。1949年,隸屬黑龍江省。1954年,劃歸吉林省。
1954年8月,吉林省白城子區專員公署成立,轄洮南、白城、鎮賚、安廣、大賚、開通、瞻榆、乾安縣。1955年,改稱吉林省白城專員公署(簡稱白城專署)。1956年,長嶺、雙遼縣和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簡稱前郭縣)劃歸白城專署。
1958年10月,白城鎮與部分郊區合并,設白城市(縣級);白城縣余部20個鄉鎮與洮南縣合并為洮安縣;大賚、安廣縣合并為大安縣;開通、瞻榆縣合并為通榆縣。同年11月,扶余縣劃歸為白城專署,雙遼縣劃歸四平專署。1968年8月,成立白城專區革命委員會。1969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的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劃歸白城專區(1979年7月,復歸內蒙古自治區)。
1973年7月,白城專區革命委員會改稱白城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1月,改稱白城地區行政公署。1987年7月、1988年11月,洮安縣、大安縣先后改設洮南市(縣級)、大安市(縣級)。1991年3月,前扶經濟開發管理區成立,地、廳級建制,隸屬吉林省人民政府,扶余市和前郭縣劃歸前扶經濟開發管理區。1992年6月,設立松原市(地級),長嶺、乾安縣劃歸松原市。
1993年8月,撤銷白城地區行政公署,設立白城市(地級)。撤銷白城市(縣級),設立洮北區。白城市轄鎮賚縣、通榆縣、洮北區、大安市、洮南市。
白城行政區劃
白城市位于總面積25692平方公里,人口230萬人(2011年)。白城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2個縣級市,23個街道辦事處,37個鎮,36個鄉(其中少數民族鄉9個),916個村,9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923個自然屯。白城市人民政府駐白城市文化東路1號。
名稱 面積 人口(人) 郵編 政府駐地
洮北區 2525平方千米 58萬 137000 青年南大街14號
洮南市 5108平方千米 44萬 137100 光明南街
大安市 4879平方千米 42萬 131300 人民路21號
鎮賚縣 4695平方千米 31萬 137300 鎮賚鎮
通榆縣 8476平方千米 35萬 137200 開通鎮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白城地理環境
位置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東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乾安縣接壤;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長嶺縣毗鄰。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東北與黑龍江省泰來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肇源縣隔江相望。
地勢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西北部為大興安嶺東麓褶皺地帶,分布著丘陵和低山,海拔300-662.6米;東北、東南部為平原,海拔130-140米;西南部廣泛分布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大小沙丘、沙壟,海拔150-180米,是潛化沙漠區。最高山峰敖牛山,海拔662.6米;最低地區為鎮賚縣和大安市境內的月亮湖地區,海拔一般為130米左右。
氣候
白城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日照時數2919.4小時,年均氣溫4.9°C,無霜期157天,滿足了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光熱條件優越于吉林省其他地區。年均降水量407.9毫米,分布不均,秋冬雨雪少,春季降雨少。大風日數多,年均8級以上大風24天。冰雹出現5-9月。
白城市地處大興安嶺山脈東麓平原區,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除盛夏短時間內受海洋季風影響外,全年絕大部分時間降水系統來自西風帶,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本地“光照充足,降水變率大,旱多澇少”的氣候特點。白城市四季分明,冬長夏短,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熱同期,春季干燥多風,十年九春旱,夏季炎熱多雨,雨熱不均;秋季溫和涼爽且短暫;冬季干冷,雨雪較少。年平均降水量為399.9毫米, 其中作物生長季5-9月降水量為355.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8%,部分滿足作物的水分需求。
水文
水域寬廣,主要河流9條。嫩江由鎮賚縣丹岱鄉十家子屯入境,在大安市四棵樹屯流出,境內江長184公里。洮兒河由洮北區嶺下鄉半拉山入境,流經洮北區、洮南市、鎮賚縣、大安市,由月亮湖注入嫩江,境內河長285.83公里。還有霍林河、蛟流河、那金河、呼爾達河、二龍濤河、額木太河、文牛格尺河。低洼地帶散布著湖泡百余個,提供了養殖、灌溉之利。主要有月亮湖、新荒泡,牛心套保泡、哈爾撓泡、洋沙泡、四家泡、老鴰窩泡、莫什海泡、郭家店泡、莫莫格泡、鵝頭泡、小西米泡、新平安泡、西二龍泡、他拉紅泡、小香海泡等?偹蛎娣e3 029平方公里,占幅員12.49%,占吉林省水域面積31.06%,居吉林省各市(州)之首。其中,可養殖水面101 214.3公頃,占吉林省可養殖水面37.58%,居吉林省各市(州)之首。
白城旅游
主要景點
國家級東溝濕地狩獵區
總面積5萬多公頃的東溝濕地旅游區 是經國家林業部批準的天然狩獵區。4000公頃林地樹影婆娑,草原遼闊,溝壑平川,葦蕩漠漠,南面霍林河水系漫漫流淌,北部洮兒河水奔騰而過,西接牛心套堡葦場,東臨一望無際的姜家甸草原,一片生機盎然。大批的珍禽野獸尋巢而筑,繁衍生息。6目13科36種獸類,6目12科46種水禽占吉林省禽獸種數的44%以上。[11]郁洋淀葦海觀光區郁洋淀葦海觀光區位于通榆同發牧場境內,據比較,郁洋淀無論從水面、蘆葦面積和產量以及自然景觀的觀賞性、原始風情的感覺性上都遠遠超過了久負盛名的“白洋淀”。觀光區內有郁洋淀蒙古新村,新村南面是一望無際的平坦開闊的大草原;西面有波光激淞的湖泊;北面是萬頃蒲海葦蕩,是魚、蛙、野鴨和大鴨等的天堂;東面是山林古樹,也是山雞、野兔、狐貍、貓、貉等的樂園。
查干浩特旅游度假區
蒙語“查干”為白色之意,“浩特”為城市之意,“查干浩特”即為白城之意。查干浩特為白城的歷史名稱。為追根溯源,回歸歷史,白城市在市區西北部專辟一地,命名為“查干浩特旅游經濟開發區”。此舉,既為發展當地旅游經濟之目的,又為白城溯源刻下歷史之印跡。查干浩特旅游經濟開發區地處吉林、內蒙古、黑龍江三省交界處。2002年11月29日由省政府批準建立。
敖牛山風景區
敖牛山地處洮南煤窯鄉境內,屬大興安嶺余脈,為內蒙古自治區與吉林省界山。境內有山頭33個,最高海拔661.4米,山巒起伏,逶迤壯觀。風景區重點景點三個:一是第一封山區景點,這里是敖牛山脈的陽坡,三個山頭呈半圓形向南展開,山林植被最好,作為進入敖牛山風景區的入口。二是高梁溝景點,高梁溝山峰是敖牛山最高峰,最能突出敖牛山特色,直達山頂,一覽眾山。三是老鷂子山景點。
包拉溫都省級自然保護區
包拉溫都蒙古族鄉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的西南部,距縣城約95公里,東與瞻榆鎮相連,南與通遼市相鄰,西與興安盟相鄰,北與良井牧場、新發鄉相鄰,鄉政府就地在包拉溫都迷子荒村。包拉溫都蒙古族鄉總面積2400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草原;水域;蘆葦。有山杏林1100畝,60多萬株杏樹,還有很多還有很多榆樹,其它樹木,蒙語包拉溫都譯成紫色的山崗由此而得名。在2005年成立了自然保護區,開發了旅游業。有個包拉溫都蒙古族鄉,包拉溫都蒙古族鄉有個半拉格森村。
月亮湖水庫
素有“草原明珠”之稱的月亮泡位于吉林省大安市境內,洮兒河與嫩江的交匯處,湖面縱橫200多平方公里,碧波粼粼、一望無垠,現更名為“月亮湖”。月亮湖的形成有著悠久歷史和動人的傳說,據遼史記載:遼圣宗太平五年(1025)三月,長春河(今洮兒河)漁兒濼(月亮泡),其水一夕有聲如雷,越沙岡四十里為陡(即發生地震),造成一泡水相連的彎形湖泊,因兩池形似彎月,蒙古語稱“撒蘭納池”,即日月池之意,漢語稱“月亮泡”。遼代的歷代皇帝都到過月亮泡進行“春捺錛”即每年春天,皇帝率文武百官到“魚兒濼”巡辜狩獵,皇帝率先“鑿冰取魚”,將捕得之魚設“魚頭宴”宴請群臣,共享太平盛世。
華嚴寺
白城華嚴寺,始建于中華民國初年。原寺坐落于市民生中學院內,當時占地面積四萬平方米。正殿三間,為磚木材料,結構精致,殿中供奉釋迦牟尼等三尊坐佛,立佛四尊,東西有配殿各三間,供僧人居住使用。另有四十余間廟產房屋對外出租。僧人也做道場和化緣,平時香火不斷,廟會時香火更是盛極一時,是當時白城地區的佛教活動中心。
現華嚴寺位于白城市區南部,長白公路入口處,與抗洪勝利紀念塔、森林公園、烈士陵園融為一體,寺院門前有停車廣場,形成布局合理,殿堂宏偉,規模巨大,宮殿式的古典建筑。該寺道風好、知名度高、是廣大信教群眾心目中理想的道場。影響大、輻射面廣,不但周邊信眾前來參加法會,而且內蒙古烏蘭浩特、黑龍江齊齊哈爾、加格達奇等遠地信眾也趕來參加佛事活動。嫩江灣,俗稱“老坎子”。
嫩江自大興安嶺伊利呼勒山麓發源,由北向南,一路千里,到大安臺地,因地勢折轉東南而形成的一個天然港灣。2010年12月23日,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境,科爾沁草原中部。總面積為10.67萬公頃,為典型的草原地貌。南北最長 45 公里,東西最寬 42 公里,西與內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與洮南市相鄰。保護區南部有霍林河貫穿東西,中部有額穆泰河流進濕地,北部引洮兒河水注入水庫。保護區橫跨通榆縣五個鄉鎮場、
十二個村、三十二個自然屯,二萬人口在區內從事著農、林、牧、副、漁各業生產。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有20多種林木和200余種草本植物。三條大河(霍林河、額木太河、洮兒河)橫貫區內,22個大型和上百個小型自然泡沼星羅棋布,產魚20多種;鳥類173種,隸屬16目、40科、98屬,其中有鶴類6種,占全世界現有15種鶴類的40%。
莫莫格國家AAAA級景區
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西北、鎮賚縣東部33公里處,東與黑龍江省杜爾伯特、泰來縣隔嫩江相望;南以洮兒河為界,與吉林省大安市相鄰;西北和本縣的丹岱、五棵樹、哈土氣、東屏、岔臺鄉的部分地域接壤;距白城市78公里,大安市120公里。齊白公路可直達景區,距圖烏國道60公里。是典型的濕地保護區類型的風景旅游區。198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莫莫格自然保護區。1997年,國務院批準莫莫格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底為國家4A級景區。(總面積為144000公頃,其中,沼澤面積50000公頃,水域面積30000公頃。)
古文化遺址
白城市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7處。
雙塔
雙塔位于白城市洮北區德順鄉雙塔屯中,兩塔高皆為12米,相距23.8米,青磚結構。塔身覆缽形,上部有塔剎相倫十三通(俗稱十三天),中有塔龕,下為四方形塔座,座周圍有梵文經咒磚刻,座下四周有神獸及火焰寶珠磚浮雕十三塊,座的底部為四層塔階。經考證,雙塔屬清代早期建筑的喇嘛塔,是松遼平原僅存的幾座古建筑之一。
雙塔遺址
雙塔遺址位于白城市洮北區德順鄉雙塔屯北的一道漫崗上。經考證,雙塔遺址屬新時器時期遺址。
敖包山遺址
敖包山遺址位于通榆縣興隆山鎮所在地西北約1.5公里的敖包山上,經考證,敖包山遺址屬新時器時期人類生活的遺存。
二井子遺址
二井子遺址位于鎮賚縣勝利鄉二井子屯一條南北向的土崗南坡,經考證,二井子遺址屬新時器至青銅器時期遺址。
向陽南崗子遺址
向陽南崗子遺址位于鎮賚縣坦途鎮向陽村南2公里的一條沙崗上,經考證,向陽南崗子遺址屬青銅器時期遺址。
漢書遺址
漢書遺址位于大安市月亮泡鄉漢書村東北1公里的月亮泡南岸一個隆起的黃土崗上,經考證,漢書遺址屬青銅時期人類生活的遺存。
城四家子古城址
城四家子古城址坐落于白城市洮北區德順鄉古城屯,經考證,城四家子古城址屬遼金時期古城址。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242.html
白城在哪里?白城屬于哪個?白城在哪個省?
相關白城,白城在哪里,白城屬于哪個省?白城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