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国产综合91天堂亚洲国产,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您當前位置:97616旅游網 >> 旅游景點 >> 四川旅游景點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哪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哪個省

    就去旅游網  最近更新:2024-02-27 10:30  瀏覽次數: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哪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屬于哪個省哪個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哪個省?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旅游,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哪里,怎么走?

西昌衛星發射基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英文名稱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始建于1970年,于1982 年交付使用,自1984年1月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以來,到2013年底已進行國內外衛星發射84次,為祖國爭得了榮譽。中心由總部、發射場(技術區和兩個發射工位)、通信總站、指揮控制中心和三個跟蹤測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關的生活保障(醫院、賓館等)單位組成。發射場的坐標位置為東經102度、北緯28.2度。主要擔負廣播、通信和氣象等地球同步軌道(GTO)衛星發射的組織指揮、測試發射、主動段測量、安全控制、數據處理、信息傳遞、氣象保障、殘骸回收、試驗技術研究等任務。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簡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XSLC),又稱“西昌衛星城”,始建于1970 年,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它是以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任務的航天發射基地,擔負通信、廣播、氣象衛星等試驗發射和應用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目前對外開放中規模最大、設備技術最先進、承攬衛星發射任務最多、具備發射多型號衛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發射場。發射中心擁有測試發射、指揮控制、跟蹤測量、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系統。發射場區的兩個發射工位及技術測試中心、指揮控制中心等配套設施,能擔負和完成多種型號的國內外衛星發射服務。在中國目前的四大衛星發射中心中,功能比較齊全,設備比較完善,既能發射采用低溫推進劑的“長征三號”系列運載火箭,又能發射運載能力較大的捆綁火箭。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于1982 年交付使用,自1984年1月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以來,到2004年底已發射中國國內外衛星28次,為祖國爭得了榮譽。1990年4月7日,該中心成功發射了美國制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西昌優越條件頗多:海拔高、緯度低;地形隱蔽,地質結構堅實;水源豐富穩定;交通和通訊條件理想。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對外開放最早、承擔衛星發射最多、自動化程度較高、綜合發射能力較強的航天發射場,近50顆國內外衛星從這里送入太空。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成及任務

西昌衛星發 射中心由總部、發射場(技術區和兩個發射工位)、通信總站、指揮控制中心和三個跟蹤測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關的生活保障(醫院、賓館等)單位組成。主要擔負廣播、通信和氣象等地球同步軌道(GTO)衛星發射的組織指揮、測試發射、主動段測量、安全控制、數據處理、信息傳遞、氣象保障、殘骸回收、試驗技術研究等任務。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地理位置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境內,中心總部設在四川省西昌市北約60公里處的秀山麗水間,衛星發射場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處的大涼山峽谷腹地---冕寧縣澤遠鄉封家灣。衛星發射測試、指揮控制、跟蹤測量、通信、氣象、勤務保障六大系統的相應場區,都分散在峽谷之中的不同區域。該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全年平均氣溫為16℃,全年地面風力柔和適度。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發射季節。

自古人們在西昌能經常觀賞到分外明亮皎潔的地球衛星--月亮,歷來傳為佳話,故西昌以“月城”的美稱聞名海內。而今,又以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服務于人類而聲震環宇。她除了擁有“月城”、“小春城”、“攀西聚寶盆”和“黃金地帶”等富有大自然美好情調的名字外,又增添了充滿現代科學技術魅力的名稱:“中國航天城”、“東方休斯敦”等。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優越條件

據航天專家介紹,這里具有“天然發射場”的優越條件:一是緯度低(北緯28.2度),海拔高(1500米),發射傾角好,地空距離短,緯度越低,北緯28°14′42.72'',東經102°01′39.95'',離赤道越近,這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又可縮短地面到衛星軌道的距離,從而增加火箭的有效負荷。二是峽谷地形好,地質結構堅實,海拔1857米,有利于發射場的總體布局,對地面發射設施、技術設備及跟蹤測量,通訊的布網有利,能滿足多個發射場的建設。

三是晴好天氣,“發射窗口”好。年平均氣溫18℃,是全國氣候變化最小的地區之一,日照多達320天,幾乎沒有霧天,試驗周期和允許發射的時間較多。

總之西昌的緯度低、海拔高、云霧少,無污染,空氣透明度高。因此,一座現代化高科技的衛星發射中心,就高高矗立在西昌北部的大山里,這里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發射地球同步衛星的航天基地。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布局特征

外圍布局

西昌發射中心,坐落在西昌城北60公里的峽谷中。衛星發射測試,指揮控制,跟蹤測量,通信,氣象,勤務保障六大系統的相應場區,都分散在峽谷之中的不同區域。76米高的發射塔架和300多米高的避雷塔,巍峨的聳立于峽谷的底端。這里是一個三面環山,向東南開口 的半封閉小盆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塔架由11層工作平臺和相對應 的電纜提桿組成,同時對星箭進行吊裝對接,加注燃料和垂直測試。在點火的那一瞬間,平臺自動旋轉星箭分離,固定火箭的螺拴也隨即啟爆,火箭噴出熊熊烈焰拔地而起。發射塔架兩側的山體內,是與場區相匹配的指揮,測試,控制以及供應水,電,氣的設施。進入火箭發射的最后半小時程序后,地面人員就全部轉入山體內。技術廠區,位于發射場區不遠的山坳里。一幢幢乳白色的高大建筑隱沒于綠樹深處,是衛星發進行裝配,加注,測試及火箭水平測試的地方,也是國內目前最先進,最優越的廠房,如今技術廠區已對外開放,人們不僅可以看到特殊的內部結構,還可以看到一枚專供參觀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的研制成功,特別是掌握氫氧發動機失重的情況下二次點火的技術,標志著中國運載火箭技術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控制大廳

指揮控制大廳,是發射中心的“神經中樞”,位于距發射城幾公里以外的山灣里。這里集中了中國航天技術水平的各種先進儀器,是最具神秘色彩的電腦王國。大廳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前方一面20余平方米的的彩色電視屏幕,旁邊還有許多狀態顯示板組成的長18米,寬6米的顯視大屏。大廳內還分布著總指揮臺,各種控制臺,記錄儀和顯示器。科技人員和貴賓們可以通過電視屏幕和各種顯示儀器,清晰地看到炎箭從發射架上起飛到飛到一級火箭脫落的實況。指揮者也是通過電腦群送來的各種參數,圖象進行監視,判斷,從而運籌帷幄,戰勝太空的。指揮大廳的四周慢大大小小的電腦房,各色顯示燈不停地閃著神秘的眼睛,伴隨著電腦的嗡嗡聲,將火箭起飛后的各種信息迅速處理傳輸到各跟量站和設在北京的總指揮所。控制大廳后方的樓廳是參觀廳。瀏覽參觀者可以坐在這里透過前方巨大的玻璃窗,觀看大型彩色屏幕上播放的發射實況。

發射塔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目前擁有兩個發射塔架: 3號工位:1978年底竣工,1984年1月29日首發長征三號遙一火箭,2007年重建以滿足發射”嫦娥一號”的需要,又稱為新3號工位。目前主要用于發射長征三號甲火箭(也可發射長征二號丙) 2號工位:1990年投入使用,早期用于發射長二捆與長征三號甲,目前主要用于發射長征三號乙/丙 1號(未建設):用于曙光號載人飛船的發射,只完成了鐵路,隧洞等基建施工。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歷史

為我國航天史上寫下了三個第一:第一,是在1984年6月8號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第二,是在1986年的2月1號,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通信廣播衛星,東方紅二號,東方紅二號的發射成功,結束了我國租用外國衛星看電視的歷史,我們現在看的電視節目和天氣預報都是我們自己的衛星傳送的;這些衛星都是用老三號發射工位,讓他們從這里發射升空的。第三,1990年成功發射我國承攬的商務衛星,亞洲一號,亞洲一號是美國休斯敦制造的,可以說它在當時被稱作“災星”,它轉到五個國家都沒發射成功,后來用航天飛機抓回來,于1990年的4月7日又從老三號發射塔將它成功從這里發射出去。所以說它是一個功勛塔。現在是功成身退。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于1982 年交付使用,自1984年1月發射我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以來,已發射國內外衛星28次。1985年10月,XSLC正式對外開放,承攬衛星發射業務,接待了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技術交流、考察團體。先進可靠的設施和條件,為衛星的發射提供了安全優質的服務。1984年以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先后發射了17個顆國內外通訊衛星,這表明我國已是世界上幾個重要的掌握商業發射能力與技術的國家之一,在世界航天城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隨著西昌航天城建設的加速和西昌內陸開放城市的崛起及西昌青山機場國家一類航空口岸的設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給許多參觀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與回憶。

43年來,月亮城先后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實用通信衛星、國際商業衛星、導航衛星、月球探測衛星、數據中繼衛星和第一枚大推力捆綁式運載火箭等多項“第一”,年發射能力達到10發以上。首次承擔整星整箭出口發射任務等多個第一,躍居世界十大航天發射場之列。中華兒女的飛天夢想,在月亮城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次次上演。

“中心先后實現了從發射單一型號火箭到發射多種型號火箭,從單射向發射到多射向發射,從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到發射多軌道航天器,從發射國內衛星到發射國際商業衛星,從每年最多4次發射到年發射能力達到10顆以上,從近控測試發射到遠控組織指揮,從產品應用到核心科研成果自主研發七大躍升。”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張振中說。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書記孫保衛30日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這里見證了中國航天走向高軌,走向世界,走向深空,反映了中國航天發射能力的提升。他認為,艱苦奮斗是西昌航天精神的鮮明特征,求實創新是本質體現,團結奉獻是根本要求。西昌航天精神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積淀的過程,更是一代代西昌航天人鍥而不舍、不懈探索的結果。

2013年12月2日,長征三號乙火箭將迎來第25次出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迎來第83次發射,使命是“跑”整個嫦娥三號任務的“第一棒”—托舉嫦娥三號進入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對于世界上關注中國航天力量的觀察者,西昌體現了中國火箭發射的最高水準,它不光送走了月球探測衛星和巡航車,還是2007年反衛星導彈的發射地。近期海南基地建成后,很多發射任務會從西昌轉移走,但西昌的兩座發射塔仍將會是中國航天的主心骨,并長期如此。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月工程

嫦娥一號

2007年10月22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嫦娥一號”衛星一切準備就緒,整裝待發。24日18時許,“嫦娥一號”衛星在這里成功發射。

2007年10月24日,中國探月工程的首顆衛星──“嫦娥一號”啟程奔向38萬公里外的月球。這次神秘太空之旅的起點,就是四川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2004年3月,國防科工委、國家航天局宣布,中國探月計劃首顆衛星“嫦娥一號”,將于2007年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執行繞月飛行任務。為什么選擇西昌發射“嫦娥一號”衛星呢?

原來,探月工程的“嫦娥一號”是目前中國航天發射衛星到達地最遠的一顆衛星。它不僅僅對衛星提出了進行繞月運行的要求,而且對火箭的推力以及姿態控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用大推力火箭先將它送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5.1萬公里的地球同步大橢圓軌道。經過專家們對長征系列火箭進行嚴格可行性分析,最終選定運用長征系列火箭家族中運載能力較強、發射成功率最高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承擔此次發射。

在中國四大衛星發射場中,唯一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能用“長征三號甲”等多種型號運載火箭發射各種型號衛星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責無旁貸地承擔了發射首顆月球探測衛星的重任。衛星發射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系統密切配合、協同工作。從火箭、衛星運抵發射場到發射升空,一般需要40天左右的時間,經過一系列復雜流程對星箭進行測試直至發射。繞月探測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第三大里程碑,為確保首發成功,嫦娥一號衛星的發射準備時間又相對較長一些。

火箭、衛星運抵發射場后,要在各自的測試大廳進行裝配和測試。測試大廳裝有大功率空氣調節器,已保證所需要的溫度和濕度。而衛星對潔凈度的要求近乎苛刻,接觸它的人都要全身包裹,戴上口罩,就像研究院所的化驗室。確保星上設備與地面設備匹配,同時解決測試中出現的問題,是衛星在發射場的第一關。經測試合格后,對衛星實施燃料加注,以滿足衛星上天后軌道、姿態控制和正常運行的動力需要。

火箭測試大廳比衛星的要大的多,它可以同時進行 枚火箭的測試工作。不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依據他們30多年的經驗,重新整合工作流程,將大部分的測試項目,放到火箭在發射塔上豎起后進行。除了對分系統匹配測試外,大規模的總檢查就有四次,確保火箭無故障上天。 發射區建有2號和3號兩個發射塔架。現有的3號發射架是2006年中心為適應世界航天科技發展趨勢,滿足國家航天事業發展需求,在原發射架位置重新改造修建的一座新塔,主要用于發射“長征三號甲”火箭。3號發射架高85.5米,塔上的12層工作平臺可以180度旋轉,塔頂上的吊車用來完成火箭、衛星的起豎、對接和吊裝;塔底有一個支撐火箭的發射臺和一個能耐高溫、高速氣流沖刷的導流槽。3號發射架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箭發射塔之一。

天氣預報在常人的眼中就是氣溫高低、刮風下雨,但在這里卻關系到衛星發射的成功與失敗。火箭、衛星在發射區測試合格后,視天氣情況,再根據衛星的入軌窗口,決定是否加注燃料,待命發射。

所謂發射窗口,是允許發射航天器的時間范圍。航天器的發射窗口根據航天任務和外界限制條件確定的。影響發射窗口的外界條件主要有天體運行軌道條件、航天器的軌道要求、航天器的工作條件要求,還有發射方向、地面跟蹤測控和氣象等條件等。就航天任務來說,有三種發射窗口,一是年計窗口,它是指以指定的某一年內連續的月數表示,適用于星際探測任務;二是月計窗口。是以確定的某個月連續的天數表示,適用于行星和月球探測任務;三是日計窗口。是以某日內某時刻到另一時刻的形式表式,適用于各種航天器。

嫦娥一號衛星發射,考慮到月球運行到與地球相對距離最短以及衛星與月球交匯入軌的較佳時機,每月適宜發射的時間只有一次,每次發射窗口為35分鐘。如果錯過時機,下次發射要在一個月后才能進行。 水的沸點是100℃,而這些管道中流動的另外兩種液體的沸點分別是-253℃和-183℃。它們是火箭最重要的推進劑,叫液氫和液氧。目前,被研究和投入試驗的液體推進劑已多達百余種,被分為氧化劑和燃燒劑。液氧、四氧化二氮、紅煙硝酸是常用的氧化劑,主要起助燃作用。液氫、煤油、偏二甲肼是燃燒劑。在這些常用的推進劑中,液氫液氧能量最高,比沖最大。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唯一采用液氫液氧低溫推進劑的發射場,液氫液氧裝在長征三號甲火箭的第三級,火箭的一二級使用的推進劑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等。

燃料加注時,首先加注一、二級火箭的常規推進劑,然后在射前7小時給三級火箭加注液氫、液氧低溫推進劑。繞月探測工程,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近年來開展的“三大工程”之一。啟動三年多來,中心緊緊圍繞“實現繞月探測工程首發成功”的工程總目標和“精心組織、保障到位、測試規范、確保安全”的具體要求,實施了上百個發射場技術改造項目,實現了火箭、衛星的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綜合發射試驗能力不斷攀升,為繞月探測衛星發射“首發成功” 提供了有力保障。從“嫦娥奔月”的優美傳說到“萬戶飛天”的壯烈實踐,從沖出地球村、登陸月球到探測火星、飛向銀河系,幾千年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神秘太空的探索與追求。

嫦娥二號

年9月29日,中國探月工程新聞發言人發布消息:嫦娥二號衛星和火箭已完成發射場區的測試和檢查,測試結果正常,完全滿足發射的技術條件。將于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19時整起飛。如果遇到氣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時間發射,還選擇了10月2日和3日擇機發射。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2號點火,19時整成功發射。在飛行后的29分53秒時,星箭分離,衛星進入軌道。19時56分太陽能帆板成功展開。目前已飛入指定軌道。嫦娥二號發射火箭殘骸在10月1日19時11分墜落在江西吉安市周圍的村子。

“嫦娥二號”主要任務是獲得更清晰、更詳細的月球表面影像數據和月球極區表面數據,因此衛星上搭載的CCD照相機的分辨率將更高,其他探測設備也將有所改進。為“嫦娥二號”實現月球軟著陸進行部分關鍵技術試驗,并對嫦娥二號著陸 區進行高精度成像。

進一步探測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間環境等。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孫輝先透露:“實際上,嫦娥二號是嫦娥一號的備用星。”,發射嫦娥一號時,為確保繞月飛行的成功,準備了兩顆衛星。“如果嫦娥一號沒有實現當初的目標,可能就會發射這顆備用星,嫦娥一號的任務圓滿完成了,這顆衛星就成為我國探月工程二期衛星的先導星了。”

嫦娥三號

嫦娥三號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階段的登月探測器,包括著陸器和月球車。預計將于2013年12月初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它將攜帶中國的第一艘月球車,并實現中國首次月面軟著陸。2013年8月28日,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對外宣布,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當天召開第十一次會議暨嫦娥三號任務進場動員會,審議批準了嫦娥三號任務由研制建設階段轉入發射實施階段。嫦娥三號探測器將于今年年底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2013年9月11日嫦娥三號乘飛機轉運,于12日10時抵西昌發射場。嫦娥三號已于12月2日1時30分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

嫦娥三號將是中國發射的第一個地外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器(月球車),也是月球24號結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個軟著陸探測器,實現中國首次月面軟著陸。嫦娥三號衛星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階段的登月探測器,進行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獲取月球內部的物質成分并進行分析,將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測”引申至內部探測。,是探月工程二期(落)的關鍵任務,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嫦娥三號著陸器上攜帶了近紫外月基天文望遠鏡、極紫外相機,巡視器上攜帶了測月雷達。這些都是世界月球探測史上的創舉。嫦娥三號除了使用嫦娥二號已經驗證的部分數據,還將增加測距測速雷達和激光測距儀。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但將完成不同的探測任務。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旅游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川西南的旅游勝地西昌,以其自然風光、民族風情和現代化的航天旅游觀光著稱。其中的邛海——螺髻山更被列為十大自然風景名勝。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已漸漸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成為旅游熱線上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來自國內外的游客在這里參觀衛星發射,仰望著噴薄升騰的運載火箭冉冉升起。 1985年10月,XSLC正式對外開放,承攬外星發射業務。先進可靠的設施和條件,為外星的發射提供了安全優質的服務。1984年以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先后發射了17個顆國內外通訊衛星,這表明我國已是世界上幾個重要的掌握商業發射能力與技術的國家之一,在世界航天城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西昌市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有“月城”之美稱,交通便利,大型民用機場每日航班往返成都昆明廣州與西昌之間。西昌市中心距衛星發射場65公里,從西昌市出發約1小時可抵達。

從西昌包出租車或面包車前往,車程1小時,車費200-300元。也可以參加當地旅行社組織的衛星發射場一日游,每人費用100元左右(包含車費、門票、講解)。

門票:50元,可在城里購票,也可進“溝里”時再購票。主要參觀點發射架、發射指揮控制大廳、長征三號火箭實體,衛星發射及控制中心(一般通過看錄像來了解發射過程)。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參觀須知

一、 票價:免費。

二、 參觀人員應聽從指揮,文明參觀。

三、 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參觀。

四、 參觀人員應有風險意識。

五、 未成年人須成人陪同參觀。心臟病人、有突發性急性病人員、孕婦不宜參觀。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028.html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哪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屬于哪個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哪個省?

上一篇:西昌市
下一篇:涼山彝族自治州

相關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哪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屬于哪個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哪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