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山,飛山在哪里,飛山在哪個省
飛山在哪里?飛山屬于哪個省哪個市?飛山在哪個省?
飛山旅游,飛山在哪里,怎么走?
飛山距湖南省靖州縣城西北5公里,海拔720公尺。古有忽一峰飛至因名飛山的傳說。然飛山異峰突起,巉巖壁立,四面陡絕,頂復(fù)平曠,如鐘似鼎,因而為五溪勝景之一。歷代墨客文人攀游吟詠之地。
飛山簡介
飛山位于靖州城西北5公里處,海拔720米。古有“忽一峰飛至”而因名飛山的傳說。飛山異峰突起,峭壁巉巖,四面陡絕,頂復(fù)平曠,如鐘似鼎,因而為五溪勝景之一,歷為文人墨客攀游吟詠之地。飛山巖洞嵌空,庵寺林立,古跡甚多。每當(dāng)夕陽西下,余輝中的飛山呈一雄渾剪影,在滿天彩霞簇?fù)硐嘛@得分外壯觀神奇,這就是古“靖州十景”之一的“飛山夕照”。
靖州飛山
飛山傳說
千百年來,人們不知地質(zhì)構(gòu)造運動的緣由,幻想出飛山許多神奇的傳說。傳說一,武崗南山,有七十二峰,忽一峰飛至靖州古城西門外,即飛山也。傳說二,飛山是皇帝趕來的。一天,皇帝到四川府視察民情,在途中遇著一座大山,使道路阻塞,要翻過這座大山很吃力,繞著去又太遠(yuǎn),他便想把這座山趕走一半,好使行人來往方便。于是,便擺上豬頭豬尾,請動天上神仙和地上土地爺來助他趕山,七天七夜,香火不斷,終于把這座山平半分開。皇帝見這座山生得好看,打算把它趕到廣西桂林去,這山飛呀,飛呀,飛到靖州夏鄉(xiāng)(今艮山口夏鄉(xiāng)村)時,正好有個趕鴨子的人,看到這半邊山飛過頭上,就用看鴨棍打了一棍子,把山的一角打了下來,飛過去不遠(yuǎn)落在塘湖,人們便把這座山叫“飛山”。
傳說三,準(zhǔn)提道人云游東土,路過昆侖山麓,看見那里的人們開門見山,動步爬坡,行走十分艱難,便起憐憫之心,將隨身所帶的神劍一揮,把群山切離主峰,又用趕山鞭將其趕著往南飛移,路過靖州上空時,其中有一小山如鐘似鼎、自恃佼小,不愿繼續(xù)南移,就降落在塘湖邊上。山頂直插云端,氣勢雄壯,人們就把這座不翼飛來的山叫做“飛山”。而其它主峰繼續(xù)南飛,趕到廣西,成了現(xiàn)在的十萬大山。傳說四,很久以前,江西有一座山,形狀酷似乳頭,不知何時,突然飛走。
靖州北面土溪鋪一帶的古期山民,欣聞江西有一座山向靖州飛來,山中萬物皆有,能使家富民康,是一座寶山。當(dāng)?shù)仡^人為迎接寶山降臨,組織山民,在土溪鋪將一山丘挖平加寬成方圓一塊大空坪。一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果真從北緩緩飄來一山,等候多時的男女老少,喜出望外,布衣素服,焚香禮拜,個個雙手合十,祈禱上蒼,齊呼山神落我飛山坪,喊得口干舌噪,只見寶山飛過頭頂,往州城方向移動。寶山飛至塘湖上空,飛速逐步緩慢,塘湖湖水如鏡,湖岸柳樹成蔭,修竹繁茂,真乃寶山降落理想之地,寶山徐徐降落。年復(fù)一年,人們傳聞為“飛山”。
飛山景觀
自然景觀清代孫承恩有“何年一片石飛到與云齊”的詩句。天造地設(shè),大自然造就飛山許多自然景觀,山上有奇峰,山腰有奇洞,山外有奇?zhèn)鳌ow山,中央雙峰突起,直刺云天,遙相望去,形如鍋蓋,又似皇冠。像一對白嫩而豐滿的乳房隆突在母體堅實而寬厚的胸脯上。那尖峰上的寶鼎,自然也就是乳房的乳頭。歷來是墨客騷人攀游吟詠的勝地。
飛山四面峭壁,山腰屬花崗巖地層,多出現(xiàn)溶層奇洞。白云洞為飛山一大洞,洞口位于東南絕壁之上,與靖州城遙遙相望。據(jù)《靖州志》記載:“白云洞在城西十里,飛珠巖左,巖壑嵌空,如鬼工削成,下筑精舍數(shù)楹,濺流飛檐,晴天亦雨,諸僧人以翁承云,朝夕咸取汲焉。”明州司馬吳文宗鐫“白云洞天”于其上。又兵憲秦某嘗建有亭,并題“天開列嶂”四字,亭久廢,現(xiàn)洞內(nèi)房屋已圮,重建有小舍數(shù)間。
洞外翠柏三株尚存,洞頂“白云洞天”四字清晰可辨。白云洞右行50米,為瀑布高掛的飛珠巖,又名白牛洞。洞雖不深,但洞壁光滑成半圓弧形,山泉沿壁而下,在陽光照射下,遠(yuǎn)遠(yuǎn)望去猶如一頭白色水牛,故曰“白牛洞”。白云洞往上走130級,便是珠寶巖。巖壁上鑲嵌一顆直徑20厘米的巖珠,好似一鵝蛋,又名天鵝蛋。相傳,巖壁上神仙刻有幾行文字,誰能辨認(rèn)出來,巖壁就會裂開滾出珠寶,珠寶巖由此而來。至今未有人辨認(rèn)出巖壁上的文字,這顆珠寶長年累月鑲嵌在巖壁上。
飛山東北面山腰間有蓮花洞,洞寬而深,舊時洞內(nèi)楹舍精美。相傳,飛山寨腳住著一戶相依為命的母子二人,母親終年勞累,雙目失明。兒子長大成人,對母惟命是從,靠打獵為生。一天,兒子上飛山打獵,見一只白兔眼盯盯地望著他,他上前追趕,白兔往山上鉆入刺叢不見了。他撥開草叢,發(fā)現(xiàn)一個洞口,只有滴水聲,朝洞內(nèi)一看,洞正中長著一株開花的樹,樹尖端開著唯一的一朵鮮艷水靈的大蓮花,花面像人頭傾向洞外,整個形態(tài)像一個有很多雙手的人。他越看越出神,這株花活像是一位慈祥的母親,對著他微笑。他順原路回家,把看到的一切稟報母親。母親思索片刻說:“早年聽前輩說過,這花名叫觀音蓮,又名木蓮花,是一種上好良藥,可治百病。
只要根據(jù)發(fā)病的部位,對準(zhǔn)部位提取露珠,外擦即可治愈。”子聽母語,想到母親雙目失明,花上的露珠一定可治。便上山入洞,用瓶取回露珠,給母親擦眼,頃刻,雙目眨動,看見兒子,轉(zhuǎn)身抱著兒子,熱淚盈眶地說:“這是你孝心感動上天,觀音菩薩顯靈,才有母親重見天日。”洞內(nèi)觀音蓮能治百病的消息傳開,有病者找母子求治,不收分文。也不知過了多少年,治好過多少人的病,突然木蓮花不見了。后人為懷念這株木蓮花,把此洞取名“蓮花洞”,流傳至今。洞內(nèi)雕塑一尊形似觀音蓮的“千手觀音”,供人們朝拜。
飛山寨還有天塘界終年不干的天塘,跑馬嶺的人頭巖,林龍坳千姿百態(tài)的奇石,每當(dāng)夕陽西下,余輝中的飛山,呈一雄渾剪影,在滿天彩霞簇?fù)硐拢@得分外壯觀神奇。
人文景觀飛山雙峰突兀,三座庵寺雄居峰巔,又三足兩耳,故名寶鼎。頭寶鼎,居飛山之首,名曰“絕頂”,四面巉巖,峭壁凌空。有一巨石伸出峭壁,上刻“凌云”二字,人們傳稱“舍身巖”。峰頂庵寺為宋元豐年間為祭祀靖州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楊再思所建,清光緒己亥歲(1899)被毀,癸卯歲(1903)江西人獻(xiàn)資重建,拱形屋頂,鑄造鐵屋面,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雄偉壯觀。1983年,靖州電視差轉(zhuǎn)臺修建于此。二寶鼎地勢略低,在兩山峰間,是登頭寶鼎和三寶鼎必經(jīng)之地,相傳元末士人丁伸仔以此為據(jù)點,聚眾起義,是其屯兵練兵、請神作法的地方。據(jù)康熙《靖州志》記載:“山上屯兵之外尚有米穴,其米黑而成面,齒之如炭心,恙者服之輒愈。”人們稱之為“烏米”,后人掘土仍有黑土可見。三寶鼎規(guī)模較小,地勢開闊,視野寬遠(yuǎn)。為石料所建,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玲瓏精致,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所建,至今完好無損。
飛山主峰之下,是一片曠廣平地。明洪武年間建有方廣寺,又稱飛山大殿,寺門口書有對聯(lián):“北極無雙苑,南湘第一峰。”莊嚴(yán)肅穆,氣勢雄渾。正堂左側(cè)有明萬歷十年(1582)參將鄧子龍登山留下的《登飛山》七律詩碑一塊,筆力遒勁,龍飛鳳舞。其左有民國初年湖南都督,后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的譚延闿題聯(lián)碑刻。
飛山大殿正南有用青條石砌成,高約丈許的南天門,門額上書斗大四字“南天勝景”,兩邊精鐫八洞仙圖。大殿后有三清寺、靈宮殿、望虛亭;正前面有半仙亭、小天門寺、大天門寺和磨針庵。歷為香火興旺的宗教佛地。
飛山廟,又名威遠(yuǎn)侯廟,為供奉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楊再思的寺廟。廟址原在飛山絕頂,宋淳熙甲辰年(1184)靖州知州孫顯祖移至州城西門外一里多的原作興書院左側(cè),明正統(tǒng)十年(1445)知州蘇忞重修。
明正德三年(1508)參將黃燾在飛山廟前約百米處建石坊一座,上嵌“惠此南國”及“威鎮(zhèn)渠陽”的石刻巨匾,現(xiàn)已毀。飛山廟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
傳奇人物楊再思,東漢太尉楊震24代裔孫,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卒于后周顯德四年(957),原籍江西。生前曾多次率領(lǐng)百姓反抗官府壓迫,唐末五代時期,被公認(rèn)為飛山蠻酋長,成為飛山十峒首領(lǐng)(即古洲、中林、湖耳、亮寨、龍里、新化、歐陽、八舟、潭溪、洪洲十峒)。當(dāng)時轄區(qū)以靖州飛山為中心,北到洪江、懷化、辰溪、沅陵;東到綏寧、城步、武崗、新寧一帶,南抵廣西龍勝、三江、臨桂;西至貴州黎平、錦屏、天柱、從江、榕江、石阡、黃平;西北達(dá)湖北恩思,重慶秀山、酉陽等地。
飛山古詩詞、古楹聯(lián)擷英
一、古楹聯(lián)
頭寶鼎:望去當(dāng)頭唯有月;數(shù)來對面更無山。
松林禪云祠:風(fēng)過樹傳聲,空中梵語;云飛天不動,靜里禪機(jī)。
天界靈祠:直尋向上去,摩天尺五;須從這里過,見過三千。
二寶鼎: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吸袋煙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方廣寺:北極無雙苑;南湘第一峰。
靈官殿:神力無邊兩輪慧眼通三界;佛光普現(xiàn)一片慈云覆大千。
譚延闿題聯(lián)碑刻民國初年,湖南都督,后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的譚延闿題聯(lián)碑刻原立于飛山大雄寶殿左側(cè),明湖廣參將鄧子龍《登飛山》詩碑左,現(xiàn)已移至方廣寺旁的碑亭內(nèi),系青頁石刻成,高175公分,寬78公分,厚10公分,碑刻書法憨勁樸實,亦為靖州縣一難得的歷史文物。
恐是漢代韓張良
愿學(xué)北地傅介子
二、古詩詞
鄧子龍《登飛山》詩石碑該石碑原立于飛山大雄寶殿正殿內(nèi)左側(cè),為靖州縣重點保護(hù)文物。碑高213公分,寬1003公分,厚11公分。為明萬歷十年(1582)靖州參將鄧子龍題。碑刻書法流暢,行書帶草,每字約15公分見方。
南來倚劍上岧峣,滿眼烽煙坐里消;
神器自知無鬼蜮,嫖姚何處有天驕。
巖飛瀑氣披深洞,風(fēng)送鐘聲下遠(yuǎn)苗;
西望六百八十穴,我欲一掃歸天朝。
萬歷十年季夏日鄧子龍題
飛山夕照
明代靖州知州許檖
為愛飛山好,清樽對日斜。
云間雙石壁,天外幾人家。
倒影欺紅樹,余光印白沙。
邊城嚴(yán)鼓角,還起復(fù)棲鴉。
清代州人楊景億
何處飛來頂,雙峰如并了。
更看當(dāng)夕照,猶自弄晴霞。
野徑空歸牧,荒林點暮鴉。
白云天外客,徒倚洞門斜。
第四節(jié)飛山旅游開發(fā)
五溪勝景,飛山奇秀,歷為兵家屯駐要地。唐末五代靖州“飛山”酋長潘金盛、楊再思鎮(zhèn)守飛山,形成以飛山為中心的民族集團(tuán)——“飛山蠻”。后梁時期,馬殷占據(jù)湖南,稱楚王。梁開平五年(911年),馬殷遣呂師周征飛山,迫于形勢,楊再思率部附于楚,設(shè)立10峒,兵民屯聚,社會安寧,后被宋王朝先后追封為威遠(yuǎn)侯、英濟(jì)侯、廣惠侯和英惠侯。歿后,湘、桂、黔三省邊境人民奉為神靈,建飛山廟祀之。每年農(nóng)歷六月初六和十月二十六日,當(dāng)?shù)厝罕娚巷w山廟祭奠,經(jīng)久不衰。元朝末年,土人丁伸仔盤踞飛山屯兵造反。
飛山豐厚的自然景觀遺產(chǎn)和歷史文化,旅游開發(fā)潛力巨大。1993年,縣委、縣政府籌建飛山旅游開發(fā),由縣林業(yè)局籌措資金10萬元,修建飛山環(huán)山公路。2004年,縣政府籌資將飛山公路沙石路面硬化成水泥路面。2005年7月,縣委、縣政府作出決策,將飛山建設(shè)成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旅游區(qū),7月20日,成立飛山開發(fā)辦公室。同年8月,對原方廣寺擴(kuò)建翻新,新建碑亭。隨后,縣委、縣政府引資建設(shè)飛山寺。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nèi)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wǎng)!請繼續(xù)關(guān)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wǎng))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363.html
飛山在哪里?飛山屬于哪個省?飛山在哪個省?
相關(guān)飛山,飛山在哪里,飛山屬于哪個省?飛山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tuán)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tuán)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tuán)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tuán)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