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大連在哪里,大連在哪個省
大連在哪里?大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大連在哪個省?
大連旅游,大連在哪里,怎么走?
大連市,別稱濱城、浪漫之都,遼寧省轄地級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特大城市, 市境位于中國東北地區最南端,三面環海,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北依東北平原,地處北半球暖溫帶地區,屬于具有海洋性特點的溫帶季風氣候;截至2023年,全市下轄7個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總面積12574平方千米。
大連簡介
大連,位于中國遼東半島最南端,西北瀕臨渤海,東南面向黃海,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中國東北主要的對外門戶、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也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國家園林城市。大連城市環境絕佳,曾獲得聯合國人居獎,先后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評選為“世界環境500佳”、國際花園城市最高獎,曾被江澤民同志題詞為“北方明珠”。大連是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年會)常駐舉辦城市。
大連
大連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全國5個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計劃單列市(簡稱:計劃單列市)之一。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金融中心,航運物流中心,也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東北地區最大的港口城市。2011年全國兩會,大連被國家定位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龍頭及國家級戰略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的核心城市。
大連
大連環境絕佳,2009年被由聯合國的環境規劃署(UNEP)認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其支持并認可的非盈利性組織‘國際公園與康樂管理協會’(IFPRA)評選為國際花園城市的最高獎。
大連歷史沿革
夏朝建立時,大連地區盡管地廣人稀,但因與山東半島聯系密切并深受影響,開始進入青銅時代。以大嘴子遺址為代表的青銅時代遺址在大連地區廣為分布,多達七八十處。青銅器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生產領域進一步擴大。先商第三代王相土從今遼東一帶移居河南商丘,因懷戀故土,往返遼豫之間,開辟了今蓬萊至大連的航線,使大連與山東北部沿海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繁。約在公元前17世紀,商湯滅夏。至帝辛(紂)時期,大連地區社會已由地區性組織轉化為方國。今營城子地區雙坨子遺址出土的輪制陶器等文物證明,山東岳石文化已影響到大連。
商末周初,今大連地區建有多處石棚,是遼東半島石棚分布最廣、類型最全、數量最多的地區,多數坐落在河流附近的丘陵上,其中大石棚7座、中小石棚18處38座,主要分布在金州區及普蘭店、瓦房店、莊河三市。金代遼東提刑使王寂《鴨江行部志》中對萬家嶺的“西山石棚”做了記述。莊河大荒地石棚蓋石長7.50米,寬5米,為遼東半島石棚之最。石棚內出土有人骨和隨葬品,專家認為是青銅時代墓葬。石棚從石料的開采、磨制、運輸、設計建造等方面均有物理學、建筑學、美學等研究價值,反映了青銅時代大連地區的社會形態和生產力發展水平。
考古發掘表明,大連遠古時期逐漸南下的廟后山人和金牛山人,多居住在大連地區中部丘陵山地,以捕獵采集為生業;北上的山東半島古人,則多居住在島嶼或沿海地區,以捕魚采貝為生業。至夏商之際,先民開始向河谷平川地帶發展,農耕與畜牧業成為主要謀生方式。其時,來自山東半島的影響越來越大,其文化類型與山東半島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其間,盡管大連地區人口不多,但因有舟楫之利加之海洋資源豐富,自然形態多樣化,生產力發展水平已與山東半島相近。
春秋時期,大連地區青銅文化日趨繁榮,至今發現的遺址有近百處之多,其代表性遺物為曲刃青銅短劍。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即位。齊桓公為開發遼東,向遼東地區批量移民,其間齊國還出兵伐山戎以救燕國,進一步確立了霸主地位。齊靈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齊國滅萊國(今膠東地區),齊控制區擴大到山東半島東部沿海。萊國人戰敗后,渡海逃亡,大規模移居遼東半島,大連地區人口有較大增長,官府在移民區建立村社組織并派官吏管理。齊、萊居民的大批北徙,使山東與遼東的文化進一步交融,生產力發展水平迅速提高。此外,黃河下游一帶居民逢戰亂和荒年也沿上述路線避難遼東,這些徙民部分在大連地區定居,部分向東北腹地遷徙,逐漸形成了由旅順至東北腹地的古道,商業與手工業隨之有了一定發展,集邑中設有專門為交易的“市”,實行以物易物。大連地區出土的西周末、春秋時期的重要文物除青銅短劍外,還有銅鑿、銅斧、銅刀、銅矛、銅鏡及陶器等,為研究大連地區青銅時代的社會經濟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齊桓公死后,諸子爭位,內亂不息,齊國漸失霸主地位,大連地區在內的遼東成為燕國領地,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春秋時期結束,中國社會進入戰國時代,大連地區的經濟社會也隨之進入戰國紛爭時期。
大連地區至少有17000年的人類活動歷史。早在6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發了大連地區(青銅時代石棚文化萊國人逃亡遼東)。自戰國時期燕昭王在遼東設置“遼東郡”以來,一直到秦漢時期,大連地區都屬遼東郡轄區。西漢時期大連地區設置“遝氏縣”,三國時期又改稱“東遝縣”。唐朝初期,大連地區屬安東都護府積利州的轄區 。遼代時大連地區屬東京遼陽府的轄區,為漢區實行漢法。大連地區在魏晉時稱三山,唐朝時稱三山浦,明清時稱三山海口、青泥洼口。在清朝時因為清政府東北封禁政政策而處人煙稀少的狀態,直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清政府于今大連灣北岸建海港棧橋、筑炮臺、設水雷營,才成為小鎮。1897年,俄國人開建了這個城市。當時沙俄設計師揣著法國巴黎的城建圖紙想在東方再造就一個以廣場為主的城市,于是就來到了中國大連,給她起名“達爾尼”,意為遙遠的城市,一個遠離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地方。
1905年,日本人占領了這個城市,把“達爾尼”音譯過來就成了漢語的“大連”。
大連地理環境
大連是京津的門戶,北依營口市,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是大連的廣大腹地,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與日本、韓國、朝鮮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相鄰,是東北、華北、華東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門戶,是重要的港口、貿易、工業、旅游城市。位置在東經120度58分至123度31、北緯38度43分至40度10分之間。
全市總面積12574平方公里,其中老市區面積2415平方公里。區內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整個地形為北高南低,北寬南窄;地勢由中央軸部向東南和西北兩側的黃、渤海傾斜,面向黃海一側長而緩。
長白山系千山山脈余脈縱貫本區,絕大部分為山地及久經剝蝕而成的低緩丘陵,平原低地僅零星分布在河流入海處及一些山間谷地;巖溶地形所處可見,喀斯特地貌和海蝕地貌比較發育。大連地區主要有黃海流域和渤海流域兩大水系。注入黃海的較大河流有碧流河、英那河、莊河、贊子河、大沙河、登沙河、清水河、馬欄河等;注入渤海的主要河流有復州河、李官村河、三十里堡河等。其中,最大的河流為碧流河,是市區跨流域引水的水源河流。還有200多條小河。大連地區淡水資源總量為每年37.8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34.2為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為8.84億立方米,兩者重復水資源量5.8億立方米。
大連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溫帶地區,具有海洋性特點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5℃,極端氣溫最高37.8℃,最低-19.13℃。年降水量550-950毫米,全年日照總時數為2500-2800小時。
大連旅游
大連是中國著名的避暑勝地和旅游熱點城市,依山傍海,氣候宜人,環境優美,適于居住,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為10℃,年降雨量700毫米左右,無霜期6個月。大連是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不僅有豐富的中國近代人文歷史旅游資源,還有許多風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資源。南部沿海風景區、旅順口風景區、金石灘風景區和冰峪風景區是大連四大名勝風景區。每年一度的大連國際服裝節、煙花爆竹迎春會、賞槐會、國際馬拉松賽等大型活動,融經濟、文化、旅游為一體,享譽海內外,給城市發展帶來了無限商機和活力。旅游業已發展成為大連的新興產業,2004年接待***游客52萬人次,旅游創匯3.5億美元、旅游總收入達170億元。
100年前,一批對法國文化情有獨鐘的沙俄工程師揣著巴黎的城建圖紙來到這里,希望在這塊遠東的土地上再造一個“東方巴黎”。由此形成了大連的一大特色——以廣場為中心,街道向四面八方輻射。大連的廣場特別多,不大的一塊地方,只要有四面輻射的街道,就稱之為廣場。全城有80多個廣場,難怪外地人到大連很容易暈頭轉向的,搞不清東西南北。大連不僅廣場最多,廣場文化也同樣豐富多彩,綠地、白鴿、雕塑、噴泉自不用說,還有全國獨一無二的女騎警和圓舞曲。
大連著名景點
金石灘、旅順、冰峪溝、星海灣、老虎灘極地海洋動物館、老虎灘海洋公園、老虎灘四維影院、圣亞海洋世界、森林動物園、濱海路、女騎警、大型節慶活動、大連海鮮、大連紫檀閣、現代博物館、自然博物館。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090.html
大連在哪里?大連屬于哪個省?大連在哪個省?
相關大連,大連在哪里,大連屬于哪個省?大連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